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 (文/圖 馮大闊)肖緒文,1953年出生,山陽縣人,建筑施工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1977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現(xiàn)任中建股份首席專家、中建技術中心顧問總工、中建協(xié)專家委常務副主任、綠色施工分會副會長。先后主持了近百個工業(yè)與民用建筑工程設計和施工,在復雜混凝土結構施工、預應力鋼結構施工和綠色施工等方面具有一定造詣,為推進我國建筑工程綠色施工和技術進步作出了積極貢獻。
“大門進對了,小門也進對了”
肖緒文的辦公室有一排醬紅色的大書柜,一直頂?shù)教旎ò澹瑫窭锩苊苈槁槿墙ㄖ萍碱悤?。辦公桌上除了電腦,就是專業(yè)資料,堆得滿滿當當。沒有花花草草,沒有書畫作品,也沒有榮譽證書。
1953年4月13日,肖緒文出生在山陽縣一個山清水秀的小村莊里,父母找算命先生掐指一算,說他命里五行缺水,于是取了個乳名“水生”,大名“肖緒文”。
誰也沒想到,60年后,2013年12月19日,當中國工程院公布2013年院士增選結果的時候,肖緒文名列其中。當年全國共增選了51名工程院院士。
“我從建筑施工現(xiàn)場的一名放線工做起。”肖緒文申報院士的材料里有這樣一句話。做“放線工”,是肖緒文當兵時的事。
他參軍時才17歲,還是色河中學初三年級的學生。以為自己馬上要成為戰(zhàn)斗英雄的肖緒文,到了部隊才知道自己當?shù)钠鋵嵤腔üこ瘫?,便覺得自己是“大門進對了,小門進錯了”。
“在部隊里最開始當?shù)氖悄竟?,后來又當了放線工。”在當時,放線工是很好的一個工種,要求相對嚴格,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識。
肖緒文天天提著工具箱,扛著測量桿跟著老師傅放線,前后持續(xù)了兩年時間。
1972年,部隊為強化通訊報道工作,從連隊選了七八個有文化的優(yōu)秀戰(zhàn)士,舉辦了一個通訊報道班,肖緒文也名列其中。報道班結束以后,由于表現(xiàn)優(yōu)異,肖緒文被留在了部隊宣傳部門,做通訊報道和宣傳工作。
肖緒文永遠也不會忘記1973年3月,當他知道自己被推薦并通過政審,可以參加“高考”時的激動心情。全團只選了70多人參加此次考試,當年6月成績公布,他是全團第三,而前3名去的是清華大學工業(yè)與民用建筑專業(yè)。
肖緒文現(xiàn)在回想起來,選擇當兵,當基建工程兵,是“大門進對了,小門也進對了”。多年的軍旅生涯不僅給了他一個健康的體魄、一個徜徉清華園的機會,更培育了他面對任何困難都不退縮的勇氣與決心。這些,讓他受益一生。
清華園里求學路
讓肖緒文萬萬想不到的是,在清華大學剛上了3個月的課,全國就刮起了“反擊右傾翻案風”。從那時起,清華、北大及全國各大院校的學生們開始不能正規(guī)上課,寫大字報、開批判會一度成了主要活動。
幸好,雖然學習秩序混亂,但大多數(shù)老師、學生仍在認真地教與學。在清華,龍馭球、楊世德等一大批忠誠教育事業(yè)的教師給肖緒文產(chǎn)生了深刻影響。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著名土木工程和結構力學專家龍馭球先生,每天上完課總要到學生宿舍答疑解惑,和學生們圍坐在一起,針對學習中的難題深入淺出地講解,循循善誘地指導。有時,朝西的窗戶灑下最后一縷陽光,房間里依然討論熱烈。點點滴滴,肖緒文銘刻于心。
肖緒文回憶,那個時候他最喜歡的人物是保爾·柯察金,奧斯特洛夫斯基著名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主人公,他勇敢、自信,任何時候都不退縮,一位完美的青年革命戰(zhàn)士。不過肖緒文喜歡這個人物的真正原因在于,他們有著驚人的相似經(jīng)歷:出生于貧苦家庭,早年喪父,母親一個人把孩子們拉扯大,包括后來的當兵,以及“只想多為黨和人民做點事情”的樸素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