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鳳縣月日鄉(xiāng)保倉村位于丹鳳縣城東南11公里的丹江河畔、月日灘下游,四周流嶺山巒環(huán)繞。全村轄9個村民小組、166戶、1021人,過去是一個“花錢靠貸款,吃糧靠救濟,水路都不暢”的窮山村,當時有句順口溜:“進了保倉坪,戶戶都受窮,號稱保倉不打糧,天天喝著稀米湯”。但自從有了位好領班,這個一貧如洗的“窮山村”開始屢創(chuàng)奇跡,率先成為小康村,先后被評為全國創(chuàng)建文明村鎮(zhèn)先進單位、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提起保倉村的變遷,保倉人便會異口同聲地說:“這多虧了劉書記”。他就是為保倉村辦磚廠、修大橋、移山改河、修路、修地、引水、蓋學校,全身心辦實事的陜西省優(yōu)秀共產黨員、省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月日鄉(xiāng)黨委副書記、保倉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劉書學。
1974年,劉書學第一次當上保倉大隊支部書記,但在任6年中,他并沒干出多大名堂,就退出了“政治舞臺”,一門心思發(fā)家致富。他通過辦養(yǎng)豬場、面粉廠、塑料加工廠,很快成為十里八鄉(xiāng)有名的致富能人。但到1986年,劉書學第二次被群眾推選為當家人。
當村干部,親朋好友特別是家里人都堅決反對,尤其是其父親第一個堅決反對,說:“書學你好糊涂啊,當村干部還做生意不,干那得罪人的事做啥?”劉書學經過一陣激烈的思想矛盾后,反駁父親說:“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不能光顧自己,一人富了不算富,讓群眾受窮受苦,太丟共產黨的臉了,既然大伙信任咱,咱也不能給大伙丟臉。”他毅然挑起了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重任。
說干就干,為了尋找符合保倉村實際的發(fā)展路子,劉書學借錢租車拉上全村黨員干部到全省先進村--禮泉縣袁家村參觀學習。在認真分析村情的基礎上,確立了“調整結構、工業(yè)立村、企業(yè)富村”的發(fā)展思路。從此,保倉群眾在他的帶領下,拉開了向貧困宣戰(zhàn)的序幕,并為此苦干了二十年,保倉村也因此創(chuàng)造了奇跡。
辦工廠調結構,增加群眾經濟收入
工業(yè)立村是發(fā)展的第一步。在各級黨委、政府鼓勵興辦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的熱潮中,1988年,劉書學根據當地有豐富粘土資源的條件,決定興建機磚廠。深山溝里辦企業(yè),群眾議論紛紛,有人說:“劉書學吃了豹子膽啦!”,有人說:“這是瞎折騰哩,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異想天開!”。他不為所動。建廠需要大量資金,劉書學背著干糧二下河南、三去山東,才打動了對方,賒回一套近10萬元的設備。當第一批高質量的機磚出窯后,銷路卻不暢。他急紅了眼,挎包一提,又出門了。頂著烈日跑遍了商洛同行的十幾個廠家,分析建材市場行情。當捕捉到機瓦銷量大、全商洛又無生產廠家的信息后,他便果斷決定,上機瓦生產線,以磚保本,以瓦盈利。成套機瓦生產設備需20萬元,他又背水一戰(zhàn),出高息從城區(qū)個體戶中集資,購回一套機瓦生產設備。第一批機瓦剛生產出來,就雇了七輛汽車拉上產品到各縣集鎮(zhèn)說快板宣傳,一個月跑下來,銷路問題終于解決了,占領了丹鳳、商州、山陽、洛南、商南等地市場。九十年代中期,國家實行墻體改革,提倡大力發(fā)展空心磚,面對新的機遇,劉書學又引進空心磚生產線。如今,月日磚瓦廠已成為商洛市規(guī)模最大、產品最全的磚瓦生產企業(yè)。平板瓦以“老牛上房都敢踏”的特優(yōu)質量走紅商洛七縣(區(qū));空心磚各項理化指標均超國家標準而成為商洛定點生產企業(yè)。磚瓦廠也因此連年被丹鳳縣人民政府評為先進企業(yè),受到丹鳳縣監(jiān)察局掛牌保護。目前,該磚廠已有固定資產1117萬元,產值達156萬元,創(chuàng)利稅31萬元。
隨著磚瓦廠的擴大生產,保倉村經濟逐步邁上健康發(fā)展的軌道,村上已有總資產500多萬元,2003年人均純收入2450元,比1987年增長了10多倍。從1990年起,村干部工資全部由企業(yè)發(fā)給,5年來村上“三提留、五統(tǒng)籌”全部由磚廠承擔,群眾不出一分一文。2002年保倉與鄰村寺河村合村后的1000多人,首先實現了稅費村上統(tǒng)交。磚廠的建立,轉移了農村剩余勞動力,增加了農民收入。磚瓦廠每年要用全村100多個勞力,每個勞力多者能掙上萬元,少則也拿三四千元,光一年時間,磚廠就給工人發(fā)工資50萬元,15年來累計發(fā)放工人工資600多萬元,帶動100多戶貧困戶走向了富裕。崔根上原來家境貧寒,1988年進磚廠后,由于吃苦能干,幾年間就還清了成萬元的外債。保倉的群眾高興地說:“不靠天,不靠祖先,靠的是劉書學這個好領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