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高信先生您好!看到您身體和精神這么好,我們很高興。您是商洛市僅有的把作家和學者集于一身的前輩,寫作治學幾十年,至今仍時時有作品發(fā)表在國內大報大刊發(fā)表,而且每年都有著作出版,真可謂文壇長青之樹,令人欽佩羨慕。您能告訴我們,您是怎樣走上文學之路的嗎?據(jù)我所知,你們那個年代業(yè)余文學青年,動輒會被扣上成名成家,清高驕傲,不務正業(yè)之類的大帽子,是這樣的嗎?
高信:我走上文學道路,大概是上世紀六十年代之初,有個從不自覺到自覺的過程。說起來荒唐:自覺上路的原因是賭氣。五十年代初中讀書時熱衷的是畫畫,也還真畫出了門道,1958年在縣上美展獲得過一等獎,1959年就在北京的雜志上發(fā)表過漫畫組畫。到了高中,沒有美術課,家庭又困難,畫興大減,后來干脆金盆洗手,不畫了。(參加銀行工作和在"文革"中又畫過一陣),就學寫文章,在地方報紙上刊發(fā),1961年還寫了一本書稿《魯迅先生的小故事》,而且寄了出去。出版社回信說紙張缺乏,暫不考慮,你還年輕,希望你繼續(xù)努力云云。那年頭,紙張的確缺乏,書籍都用粗黑紙,《商洛日報》不是就用又粗又藍的再生紙印嘛!現(xiàn)在,有時翻出那本"書"看看,想想,不禁莞爾,太幼稚了??!絕對是質量不行,二十歲的山里學生,著什么書呢?不過,當時還是很爽,對寫作也不迷信了,心里說,只要如編輯老師教導的那樣"繼續(xù)努力",當作家又有何難?
1963年8月,我婚后不幾天,去延安住了十多天,歸來寫成一本散文《延安游記》。起因是看到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剛出版的艾煊的《太湖游記》,文字不錯,還有費新我先生的鉛筆插圖,更得我心。興趣驅使,就寫了這本散文,而且是自寫自畫。次年進入柞水縣人民銀行后,就把稿子投給上海了。不久,收到來信,又夸獎又鼓勵,還寄來一大包新書。信上說,出版與否,還需時間才能決定,請等待通知云云。雖然沒有說一定出版,但潛臺詞巳經(jīng)清楚。22歲的年輕人那個高興啊,手拿回信,何止"今夜無眠"!
幾天后,縣委組織部一位年輕人告訴我,上海來信說,你寫了一本書,他們要出版,征求組織部的意見。組織部不認識你,就把信轉給銀行,讓銀行給寫封回信。這大小也是個機密,我當然故作不知,不能問銀行,只能等上海的通知。不久,通知來了,稿也退回,說是稿子加工量很大,你巳參加工作,恐怕難以補充完善,希望做好本職工作,再利用業(yè)余時問寫作等。兜頭一盆冷水的味道,這次是嘗到了。但不能講,啞巴吃黃蓮。也才知道,業(yè)余寫作者發(fā)表作品的命運,是掌握在單位領導的手里。要寫作么,就得和掌握你命運的領導拉好關系。這,我是作不到了,一箭,而且是暗箭之仇,能忍么?從此,鐵了心:銀行那點業(yè)務捎帶著就完成了,我就要走文學之路,寫出個名堂,偏要氣一氣射我暗箭的領導同志。這段創(chuàng)深痛巨經(jīng)歷,像刀刻一樣刻進我的靈魂,甚至影響了我的性格,決定了我的宿命。前年寫了《小城書緣》一文,收集在岳麓版的《我的書緣》中。中華書局《書情書色》一書,作為一條作家軼聞收入其中。
你說的"成名成家,清高驕傲,不務正業(yè)"之類的大帽子,在當年是小菜一碟。還有更要命的帽子如右派分子,反革命分子等等,一遇運動,遭殃的往往是那些有理想,有追求,不通世故,青澀單純的年輕人。過去常說"極左"路線,其實"極左"路線不可怕,可怕的是土皇上的挾私陷害,包括妒賢嫉能,不許冒尖。如魯迅說的那樣,猴子都用四條腿走路,一只要兩只腳走,要站起來,領頭的說,這不行,我都在爬,你卻要站。這不就是冒尖,就是清高,驕傲,就是另類,就是脫離群眾么?于是,領頭的出謀,積極分子帶頭,群起而咬:咬死拉倒。從此,大家都爬下,四條腿走路,皆大歡喜,興高彩烈。猴子至今站不起來,仍四條腿走路,你知道多少猴子為站起來走路,付出過多少慘痛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