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馬圖”“蒙古包”“豹子號”……這些詞匯其實是人民幣收藏行業(yè)的行話,孫振宇講起來是頭頭是道。近日,在成都香檳廣場對面正熙國際寫字樓的蜀韻收藏,成都商報記者見到了今年25歲的他,作為這家收藏公司的老總,他是一個白手起家的85后,“市民朋友可以帶著自己的人民幣藏品來,免費鑒定。”
自稱最全的人民幣陳列
孫振宇的展廳在市中心的高層上,幾百平方米的房間裝修得古色古香,在這里,從第一套人民幣到現(xiàn)在流通的第五套人民幣一應(yīng)俱全。“我考察過全成都的同行,我這里的人民幣是最全的。”孫振宇拿出櫥窗里一張第一套人民幣的“牧馬圖”,這張據(jù)說之前曾拍出過400萬高價的鈔票是這里的鎮(zhèn)店之寶,這張鈔票發(fā)行于1951年的中國人民銀行,面值一萬元。記者看到,這張錢幣上圖案精美,“但最重要的是因為它很少。”孫振宇說。
孫振宇告訴記者,人民幣的品相決定價錢,“最高品要求幾乎是從銀行印出來就用鑷子保存起來,人手摸過的都不是特品。”
85后白手起家
這個店孫振宇是股東之一,但這并不是1988年出生的他的第一份職業(yè)。作為一個遼寧人,16歲的他就離開家鄉(xiāng)來到北京,“第一份職業(yè)是飯店服務(wù)員,賣過樓盤,做過二手房,資金鏈斷了,2007年開始做收藏。”
他拿出第三套人民幣中的兩張“一角”,“你看得出它們的分別嗎?”記者認(rèn)定摸起來粗糙且薄一點的是贗品,孫振宇哈哈大笑,把這張鈔票收好,“這張才是真的,雖然過過水,也是真的。”他告訴記者,他栽得最厲害的一次就在這張鈔票上,這張“偽幣”是把假水印做到真的沒水印的錢幣上,一張“一角”就讓他損失了幾萬元。
孫振宇對自己的人民幣鑒定非常有信心,他和朋友曾經(jīng)“用100萬的生意”請一個高人傳授了幾個小時絕招。孫振宇說,“很多稀世的人民幣就他手里有,但他堅決不賣,”孫振宇是靠著三張“蒙古包”才見著這個高人一面。這位高人給孫振宇和他的朋友講了一晚上的鑒定,“確實受益匪淺。”(成都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