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學者王力之子王緝志發(fā)微博稱,父親所有藏書在他逝世后均捐給了北京大學中文系《王力書庫》。“由于中華書局要出版《王力全集》,于是去找北大中文系借,今天才得知該書早在從《王力書庫》轉移到《學者書庫》的過程中就遺失了。”此言一出,頓時引得眾人扼腕嘆息:“此實為文化界的重大損失。”
藝術品市場中,名家手稿作品猶如一匹黑馬。與動輒以億萬計的天價書畫相比,集文獻、收藏和藝術價值于一身的手稿樸素工整、重在寫實。長期以來,名家手稿并不為市場主流所關注,但作為投資,花小錢買大名家的手稿仍是性價比較高的選擇。一方面,手稿難以造假,投資風險較低,有行家認為其“無論從工具、紙張還是技法和風格來說,都是一種最純粹的表現(xiàn)形式,材質(zhì)單一到了極致,也沒有過多修飾,因此相對其他畫種而言較難被模仿”。另一種觀點是,手稿的研究價值高于市場價值。實際上,許多并不懂行也不注重學術研究的“接盤者”更青睞有出版、有著錄、有照片的畫作,覺得成品價值更高,即便買到了偽作,還能通過轉手、送禮等方式安然“出貨”。手稿在他們眼里有點“野百合”的意味,似乎難登大雅之堂。
一般來說,名家手稿除了大家熟悉的素描外,還有部分以批注或筆記的形式記錄了畫家稍縱即逝的藝術靈感。這些珍貴的思維碎片相對完整記錄了創(chuàng)作全過程,既是后人分辨藝術品真?zhèn)蔚挠辛ψ糇C,又能為買家增添津津樂道的收藏樂趣,拓印出藝術家“原生態(tài)”的創(chuàng)作激情和生活剪影。手稿作為一種線索,指引著收藏者一步步接近藝術家創(chuàng)意的脈搏。如果說書畫是座山峰,那么手稿可看作人在攀登過程中沿途所見的湖光山色。
中國畫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之一就是講究臨摹,徒子徒孫們不光素描寫生,還得臨習古代名家名作和老師的白描畫稿,這種研修被通稱為“畫課”,目前留存下來的習作極為罕見。廣東繪畫史上,能留下此類作品的也屬鳳毛麟角。除大家所熟知的高劍父授徒手稿和出版多次的黎雄才先生《山水畫譜》外,鮮見珍本面世。在去年舉行的“百年雄才——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系列展”上,筆者就發(fā)現(xiàn)展品中除了其代表性的“黎家山水”和頗具時代特征的“主旋律”巨作外,令人耳目一新的恰恰是一批創(chuàng)作手稿。先生在上面精巧地勾勒出各種花鳥魚蟲的雛形,隨手拈來的靈感躍然紙上,令觀者得以一親大師“芳澤”,管窺名家畫作之全貌。
對收藏者來說,首先可關注藝術家代表作的手稿,它們極有可能比其非代表作的成品更具升值潛力。其次最好分不同專題集中收藏某位名家或某個藝術流派的作品手稿,達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新華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