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永樂大典》的毀滅曾給人們帶來太多的悲傷和遺憾。8日,一副冊影印本《永樂大典》在河北遷安現(xiàn)身。發(fā)現(xiàn)者稱,此《永樂大典》是學習前賢智慧、研究古代建筑、制具等不可多得的珍貴文獻。
《永樂大典》是中國最著名的一部大型古代典籍,也是迄今世界最大的百科全書,編撰于明永樂年間,全書目錄60卷,正文22877卷,裝成11095冊,約3.7億字,這一古代文化寶庫匯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队罉反蟮洹烦T夂平?,大多亡于戰(zhàn)火,今存不到800卷。
趙田是遷安市一位熱心古文化探究的老人,前不久,為采輯文化資料,他意外地看到了影印的一冊《永樂大典》副本。“萬萬沒有想到‘天上掉下個林妹妹’,一冊《永樂大典》竟藏在遷安華豐造紙廠‘深閨’。”這讓趙田大開眼界,連稱過癮。
談起這部世界稀見的大型叢書,趙田熟捻于心:“《永樂大典》為明成祖朱棣賜名,凝聚著參加編修工作的3000余人10多年的心血。自成書后,《永樂大典》歷經(jīng)磨難,明朝末年,藏書樓文淵閣失火,《永樂大典》正本毀之一炬。副本于清雍正時移入翰林院。1900年,《永樂大典》副本橫遭八國聯(lián)軍劫運,亦毀之殆盡,少數(shù)幸存或被帝國主義分子掠至海外,或散落民間。”
“這本《永樂大典》為真字韻門制類,計三千五百十八至三千五百十九兩卷。此冊是《永樂大典》中門制之首,開篇展示顏真卿、黃庭堅、米芾、趙子昂、皇象、智永、懷素、蘇軾等19位歷代書法名家所書各種字體的‘門’字。書中所涉起先秦、迄隋末歷朝門制,詳列長壽門、魯班門、龍樓門、堯母門、定鼎門、春興門、宜春門、登賢門、盛德門、西漢端門、諸侯三門等57種門,并配有各類門的樣式,注明各式門扇欞格的名稱。”趙田滾瓜爛熟地一一道出珊瑚枝萬字、龜背嵌蒺藜、凌花雙龜背、聚六龜嵌芙蓉、雙球文聚六星、合子嵌蒲天星以及諸侯城諸門、王城諸門等46幅畫圖名稱。
如此珍貴的文獻,為何落到遷安?據(jù)介紹,原來,生產(chǎn)隊那會兒,山東省掖縣發(fā)現(xiàn)一本“過去各家均未著錄”的《永樂大典》“孤本”,“為便于學術界整理與研究”,1983年,國家書目文獻出版社決定依原貌影印出版。因印書用紙有特殊要求,出版社派人走遍大江南北與多個造紙廠家商談,不是因為技術就是因為產(chǎn)量均被拒絕。最后,出版社找到盛極一時的遷安華豐造紙廠,工廠決定承擔起傳承古籍文化之責任,隨即組織一班精干技術力量,新上一條生產(chǎn)線,采取人工剪料、潑漿機抄等新開發(fā)工藝,短短一個月,按質、按量、按時生產(chǎn)出影印《永樂大典》的3噸遷安皮紙?!队罉反蟮洹烦霭婧螅霭嫔缃o廠里送來感謝信,并贈送一冊《永樂大典》做為紀念。(中新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