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黃志陽)北京市第14屆運動會高爾夫球比賽昨日在加州水郡高爾夫俱樂部落下帷幕,這是市運會首度設置高爾夫項目,一批年輕才俊表現搶眼,是本次比賽的最大亮點。
資格賽過后,共有男、女各20名選手晉級市運會高爾夫球決賽階段。經過兩天角逐,西城區(qū)包攬了男女團體冠軍,分別代表西城區(qū)、平谷區(qū)出戰(zhàn)的楊伊 農、石昱婷則分獲男、女個人金牌。“參加決賽階段的選手,大概三分之一有望成為北京隊乃至國家隊的后備力量。”據本次賽事承辦方什剎海體校的副校長劉燕彬 介紹,本市青少年高爾夫運動雖然起步較晚,但進步快,水平在全國名列前茅,上個月楊、石二人均入選了國家集訓隊,備戰(zhàn)仁川亞運會。其中16歲的石昱婷已有 9年球齡,參賽和奪冠數量相當多,她在中國高爾夫業(yè)余積分排名中暫列女子第一,且領先優(yōu)勢明顯。
在高爾夫球確定重返奧運大家庭,入圍里約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后,市體育局隨即組建了高爾夫隊伍,訓練基地在什剎海體校。相應地,四年一度的市運 會也增加了高爾夫項目,參賽者年齡須在17歲以下。劉燕彬表示,高爾夫培養(yǎng)主要有專業(yè)隊和青少年兩方面,該校大部分專業(yè)隊員是“單飛”狀態(tài),開銷由自己負 擔,體校為其組織短期集訓或物色優(yōu)秀教練員;去年,北京隊在全運會上奪得了女子團體銅牌。青少年方面,體校或自主招收學員,或與普通學校合作共建課余興趣 班。如今,常年在什剎海體校訓練的小球手約有五六十人。此外,近年來本市各區(qū)縣也在陸續(xù)組建高爾夫后備梯隊。
值得注意的是,高爾夫曾被視作“貴族運動”,現在卻越來越平民化。一位小球手的家長算過一筆賬:球桿約2000元,但可以幾年不用換;興趣班每 學期6400元,包括訓練館、練習場、18洞球場的費用;體校有時會組織集訓,如去年國慶期間赴山東南山球場7天,全部費用加起來,每個孩子1500元。 “其實報其他興趣班,花的錢不比這個少。”在該家長看來,這些費用在當今的大環(huán)境下不算昂貴,學習高爾夫沒有外界想象得那么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