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縣下梁鎮(zhèn)黨委書記 魯家春
市委、市政府推行的鎮(zhèn)辦“五項制度”,從根本上鞏固和拓展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形成了作風建設的新常態(tài),贏得了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普遍“點贊”。別的不說,就拿當日接訪制度的深入實施來看,就有三個層面的利好:
從干部層面講:整治了“大鍋飯”,種好了“責任田”。長期以來,鎮(zhèn)辦工作在“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格局下,不可避免的出現(xiàn)吃“大鍋飯”現(xiàn)象,扶貧救災、征地拆遷、信訪維穩(wěn)等等,大家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群眾不知道干部是干啥的,干部不知道自己是干啥的。市委、市政府施行的鎮(zhèn)辦當日接訪制度,從頂層設計的高度,為信訪工作劃定了“責任田”,明確鎮(zhèn)辦要有牌子、有場所、有設施、有法律法規(guī)資料,每天要有科級領導帶班接訪、信訪干部值班接訪,讓來信來訪的群眾都能找到接訪的人,做到有訪必接、每日接辦、限時辦結。這樣一來,不僅干部覺得工作順手了,群眾更覺得辦事方便了,機關效能也隨之提高了。
從群眾層面講:少跑了“冤枉路”,鞏固了“護城河”。鎮(zhèn)辦既是國家機構的末梢神經,也是黨委、政府的前沿陣地,尤其是在信訪維穩(wěn)方面,充當著“護城河”的角色。群眾有訴求、有疑惑找政府,第一站都是到鎮(zhèn)辦,可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在鎮(zhèn)辦找不到人,或每次找的人、給的答復都不一樣,久而久之就會產生上縣到市赴省進京越級訪的念頭。鎮(zhèn)辦當日接訪制度,讓群眾隨時隨地都能找到相對固定的人,實現(xiàn)進門有人接待、訴求有人登記、問題有人解決,特別是推行信訪聯(lián)網和信訪信箱制度,群眾反映問題足不出戶,避免了來回跑“冤枉路”,大大降低了信訪成本,在第一道關口就把信訪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tài),從源頭處有效減少越級訪。
從干群層面講:拆除了“無形墻”,架起了“連心橋”。俗話說:人心都是肉長的。溝通多了自然就會敞開心扉、打開心結。實際上,群眾可能在剛開始上訪時對訴求不滿意、對工作不理解,干群之間總是感覺橫亙著一堵無形的墻,但是當群眾若干次面對干部將心比心的勸解時,在內心深處也會有所觸動,架起一座“連心橋”,在心與心的交流中由不理解變?yōu)槔斫?,進而達到息訴罷訪的效果。尤其是隨著信訪當日接待制度的深入推行,接訪干部始終保持笑臉相迎、讓座遞茶,耐心傾聽、熱心解答的態(tài)勢,上訪群眾即使火氣很大,可能在干部遞出的一根煙、送上的一杯水中消解一半,達到心平氣和的溝通交流,進而使一些甚至不合理的訴求變得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