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李治軍 段小平)近日,在商南縣十里坪、趙川等高寒地區(qū),由農技干部組成的技術指導組奔走在田間地頭,幫助農民按比例用農藥粉銹寧拌種播種,預防小麥條銹病。秋播啟動以來,該縣強化科技支撐,增加各環(huán)節(jié)的科技含量,確保增產增效。
從9月初起,該縣著眼經濟效益,依據(jù)低熱、中溫、高寒不同區(qū)域,科學規(guī)劃今年秋播的重點和品種布局,實施“壓麥擴薯”策略,兼顧蔬菜、油菜等作物,落實小麥種植面積11萬畝,秋冬播洋芋2萬畝,蔬菜1萬畝,油菜2萬畝,中藥材等經濟作物1萬畝。
同時,嚴把良種、農藥化肥質量關。縣農業(yè)、工商、質檢等部門聯(lián)合開展了農資市場檢查,嚴防假種子、假農藥、假化肥進入市場,引進、儲備商麥9722、神麥2008等小麥良種180萬公斤,脫毒種薯260萬公斤,籌備化肥5000余噸、農藥15噸、農膜110噸??h農技、植保、種子等單位加大科技支農力度,舉辦秋播技術培訓會80多場次,培訓農民2萬多人次,印發(fā)秋播技術資料5600余份。縣上抽調50名農技干部組成13個秋播技術指導組,前往13個鎮(zhèn)推廣機械深耕改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機肥、種子包衣、精量半精量播種等配套技術,指導發(fā)展設施蔬菜的農戶建棚、育苗、栽培。在南部高寒山區(qū),該縣大力推廣地膜覆蓋、壟溝種植等技術。
為主攻小麥、馬鈴薯單產,凸顯科技增收效應,該縣綜合推行良種良法、精種細管,規(guī)劃在富水、城關等鎮(zhèn)建立小麥高產示范區(qū)3萬畝,在十里坪、趙川等6個鎮(zhèn)20多個村實施馬鈴薯高產創(chuàng)建1.3萬多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