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yōu)楹稳绱速u力?片頭引用的卡佛有提示。“此生想要的”,是“成為被愛的人,在地球上感受被愛”(《遲來的碎片》)。
里根改編的名篇《當(dāng)我們談?wù)搻矍闀r我們在談?wù)撌裁础?,?nèi)容是兩對夫婦飯后以“愛情”為話題閑聊,他們談的愛,根本上還是狹義的愛情,是愛一個女人愛到會自殺,是出車禍的老人一時看不到妻子就會感到心碎。
而《鳥人》談?wù)摰氖?ldquo;在地球上”被愛。往小里說,是藝人們?yōu)榱松嫫惹械叵胱尨蟊姁圩约?。這是一個可以將“盆滿缽滿”和“朝不保夕”兩個標(biāo)簽貼 在同一個人、同一家公司身上的行當(dāng)。多少有關(guān)電影的電影,都在講述這個一不留神就從云端跌到地心的行當(dāng),變起臉來有多快,有多無情。往大里說,又有誰不是 禁錮在世人對自己,自己對自己的評價中?
具體到里根,他不僅渴望得到承認(rèn),還渴望人們像愛藝術(shù)家一樣愛自己。而在那位可以在百老匯生殺予奪的劇評家眼中,他和他代表的一群人,只是自私的、被寵壞的孩子,別說藝術(shù)家了,演員都算不上,只是“名人”罷了,“沒有經(jīng)過正規(guī)訓(xùn)練的樂天派,卻試圖創(chuàng)造真正的藝術(shù)”。
劇評家說她恨他,明天她將毀滅他傾注全部心血的新劇。在高潮部分前,劇情片經(jīng)常有一個低谷,一個主人公從“一無所有”跌入“靈魂黑夜”的時刻, 如果是超級英雄電影,必然是大反派所向披靡,曼哈頓幾被蕩平。而《鳥人》中,這個最低的低谷就是在紐約一間酒吧里劇評家的提前宣判,對里根來說,就意味著 “一無所有”。
而片子的題眼——如果有的話,也往往在“靈魂黑夜”里圖窮匕見。里根與劇評人撕破臉后走在紐約街頭,鏡頭外響起麥克白大限將至前有名的獨白: “熄滅了吧,熄滅了吧,短促的燭光!人生不過是一個行走的影子,一個在舞臺上指手畫腳的拙劣的伶人,登場片刻,就在無聲無息中悄然退下;它是一個愚人所講 的故事,充滿著喧嘩和騷動,卻找不到一點意義。”
鏡頭轉(zhuǎn)到念白的那個莫名其妙的路人。路人為了引起里根注意,聲嘶力竭得有些可笑,而里根卻漠不關(guān)心,兩人的態(tài)度疊合在一起有一種離間效果,將此處的真義小心包藏起來。這段引文早于“飛鳥俠”的鼓動,已經(jīng)提示了主人公后來打問號的死。
盡管里根的鏡子上貼著一句箴言:“是什么就是什么,而不是看人們說它是什么。”然而,舞臺上他吼道,“為什么我總是求別人愛我?”“我只是想成 為你希望的樣子”,“現(xiàn)在每分鐘我都祈禱成為別人”。他扮演的是小說中為愛自殺的艾迪。里根的改編將四人談及的艾迪具象化了,并且編排為舞臺上的最后一幕 重頭戲。我們每個人最愛的故事,永遠(yuǎn)都不會讓你覺得陌生,因為那只能是我們自己的故事。艾迪觸動了他。這個角色吼出來的也是主人公的情意糾結(jié)之處。
與此對照的是戒毒所里出來的女兒總在擺弄一條長長的紙巾。后來,她向父親解釋說,在戒毒所里,他們教她在紙巾上畫點,每個點代表100年,可以很直觀地看到,人類與地球相比只是滄海一粟,“我想這提醒了我們雄心壯志價值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