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之所以主要翻譯介紹俄國作品,是他認為俄國的國情與中國的情況十分相近,如果戈理的《仆御室》、《婦女》所描寫的俄國社會的丑惡現(xiàn)象,在中國同樣存在。瞿秋白要通過這種文學作品喚醒人們,推動社會變革,正如他在翻譯《仆御室》的“后記”里寫道的:文學作品描寫刻畫“社會的惡”,以文學藝術(shù)的方法變更人生觀,打破社會習慣,有助于改變社會的惡。在《〈俄羅斯名家短篇小說集〉序》中指出:只有因社會的變動,而后影響于思想,因思想的變化,而后影響于文學。
1920年10月,瞿秋白離開北京。他以北京《晨報》和上?!稌r事新報》特約通訊員的名義前往社會主義國家蘇聯(lián),踏上了一條畢生為之奮斗的人生新途——革命的“紅色之旅”。
他擔任莫斯科東方大學中國班的翻譯和助教,兩次見到列寧,加深了對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認識,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洗禮。在為北京《晨報》、上海《時事新報》撰寫的通訊報道和《餓鄉(xiāng)紀程》、《赤都心史》兩部散文集中,系統(tǒng)地介紹了俄國革命的實踐,熱情地歌頌了十月革命、領(lǐng)袖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預(yù)示十月革命的“一線光明”將“照遍大千世界”。1922年,經(jīng)張?zhí)捉榻B,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1923年,回國,負責中共宣傳工作,擔任中共中央機關(guān)刊物《新青年》編輯。在從事職業(yè)革命工作的同時,“紅色翻譯”成為他革命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他不僅翻譯了高爾基等蘇俄作家的文學作品,還大量地翻譯和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文藝理論著作和政治著作,包括《馬克思主義文藝論文集》、《論列寧主義基礎(chǔ)》等,體現(xiàn)出濃厚的馬克思主義特色和革命斗爭色彩。
瞿秋白還第一個把《國際歌》譯成中文,發(fā)表于1923年6月15日的《新青年》第一期。歌詞與當今流行版本不太相同,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起來,受人污辱咒罵的!起來,天下饑寒的奴隸!滿腔熱血沸騰,拼死一戰(zhàn)決矣。舊社會破壞得徹底,新社會創(chuàng)造得光華。莫道我們一錢不值,從今要普及天下……”要讓“全中國受壓迫的勞苦平民,也能和世界無產(chǎn)階級得以同聲相應(yīng)。”
在1931年1月7日的中共六屆四中全會上,瞿秋白被解除中央領(lǐng)導(dǎo)職務(wù),不再擔任中央政治局委員。但他的“紅色翻譯家”歷程并未停止,他帶病(肺結(jié)核)翻譯了大量作品。1931到1933年間,翻譯了高爾基的《高爾基論文選集》、《高爾基創(chuàng)作選集》、《二十六個和一個》、《馬爾華》、《市儈頌》、《克里慕·薩莫京的生活》,盧那察爾斯基的《解放了的堂·吉訶德》,別德訥衣的《沒工夫唾罵》,綏拉菲摩維支的《一天的工作》、《岔道夫》,普希金的《茨岡》,革拉特柯夫的《新土地》等,并與魯迅、茅盾等人風雨同舟,成為中國左翼文化的主要文藝批評家、左翼文化運動的領(lǐng)袖之一,共同推動革命文化的發(fā)展。
瞿秋白的一生是短暫的,但其革命家與翻譯家的經(jīng)歷充滿了光輝。他所翻譯的作品,政治與文學并重,特色鮮明,被魯迅譽為“信而且達,并世無兩,”是中國近現(xiàn)代翻譯史上的一面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