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項調查顯示:全世界每年閱讀書籍排名第一的是猶太人,一年平均每人是64本。上海在中國排名第一,只有8本。而中國13億人口,扣除教科書,平均每人一年讀書一本都不到。(《中國青年報》)
不比不知道,一比吐舌頭——看人家猶太人,一個人一年平均讀書64本,算起來平均不到6天就讀一本書。羨慕?。×w慕其讀書之熱情,更羨慕人家竟然有那么多時間用來讀書。
而在時下之中國,就算有讀書的沖動,上哪去找這么多讀書的時間啊。
先說孩子。按理說,他們的任務就是讀書,本不應該患上閱讀缺失癥。然而,在父母望子成龍的期盼下,在升學的壓力下,我們的中小學生讀書雖多,但多是課本和教輔書,課外書讀得很少,這種為考試而讀書,為升學而讀書,透著枯燥,盡顯功利。
少年的時候讀書的權力被功利教育剝奪了,成年后,應該好好補一補閱讀缺失了吧?還是沒時間啊。畢業(yè)即失業(yè),磨破了嘴皮,跑細了腿,好不容易加入了上班族,為了加薪,為了升職,整個人都上緊了發(fā)條,不敢有一絲松懈。上班累,下班困,哪還有讀書的閑心喲!
等到工作按部就班了,也到了結婚的年齡,于是,又拼上了!買房、結婚、生兒、育子,還貸款,為柴米油鹽奔波,為下一代操勞,不知不覺已年過半百,兩鬢斑白,時間都用來“過日子”了,讀書簡直就是一種奢求。
這時候,終于有了讀書的時間,有了寬敞的書房,有了體面的書柜,卻發(fā)現(xiàn)已經失去了閱讀的能力。半世倏然而過,一直在不讀書的日子里蹉跎著,肉眼已經不習慣與文字直接接觸,相比熒屏上那些宮女與太監(jiān)的秘史、網絡上那些明星緋聞,讀書倒成了一門枯燥活。(北京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