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紐約客》每期都推出精彩短篇,作家以此為榮;西方出版界也不間斷地推出短篇小說集,哪怕利潤微薄。”在彭倫看來,歐美出版社的結(jié)構(gòu)比較合理,許多成熟的出版人都知道,出版短篇小說是發(fā)現(xiàn)未來文學(xué)大師的試驗田。
短小說更具天才性
“好的短篇小說就是精靈,它們極具彈性。它們的活力并不決定于量的多少,而在于內(nèi)部的結(jié)構(gòu)。”這是王安憶在“短經(jīng)典”總序中的開場白,她用靈巧的比喻概括了俄國、法國、美國、意大利、日本等國家的經(jīng)典短篇,講明了短篇這種寫作藝術(shù)的好和難,一言以蔽之,“短篇小說要仰仗奇情”。
和王安憶同時代的作家鄧一光,也一直對短篇小說懷著敬畏。“老實說,長篇小說可以慢慢磨,而短篇小說更具有天才性。”在他看來,短篇小說篇幅小,但信息量特別大,很多優(yōu)秀的短篇小說記錄了“小到一個村、一個鎮(zhèn),大到一個城市、一個時代”。“在短篇小說里,生活的每一個層次都是毛茸茸的。這種虛構(gòu)的小說,有時會比當(dāng)代史更可信。”鄧一光剛剛移居深圳兩年半,他拿出了自己最新創(chuàng)作的11個短篇小說,結(jié)集為《深圳在北緯22°27′—22°57′》,“它更像一部文學(xué)筆記,也許我每年都會寫一些。”在他看來,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工作,“如果十年以后我還在寫,它們會形成我對這座城市的認(rèn)知史。”
一直堅持讀短篇的《人民文學(xué)》編輯徐則臣也表示,太多長篇好手從未忘記過寫短篇小說,博爾赫斯有《博爾赫斯短篇小說集》、福樓拜有《三故事》、菲斯杰拉德有《瘋狂的星期日》、黑塞有《婚約》、薩特有《墻》、奈保爾有《米格爾大街》,還有村上春樹,他多年來都是在交替寫作長短篇小說,從未斷過。“我有一個奇怪的問號,就是一個悖論,大家都說沒時間,在地鐵上或者在家里短頻快地看一個東西,10分鐘,20分鐘,但為什么市場對于長篇小說的需求量巨大?我一直弄不懂,都說沒時間,但一買全買大部頭,這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新華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