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如其人。翻開《季羨林散文》,頓覺字里行間充溢著濃濃的情感,更充溢著季先生寬厚、仁慈的人格折射。這里面沒有說教,沒有指導,沒有居高臨下,沒有不屑一顧。八月萬木蔥蘢,窗外的植物盛大而曖昧。這樣的夏日,適合捧一本豐沛的大書在清涼的空氣中閑覽。季羨林的這本散文典藏,正是手邊一種:清淡的素色封面,一幅水墨寫意似先生的風雨人生,絢爛而滄桑。
書中的《清塘荷韻》是季羨林的散文名篇,寫他無意在樓前清塘中投幾顆蓮子,竟得滿塘風荷舉。荷花是季老的愛戀所在,用它作書名,有以荷喻人,以荷喻文的用意,正所謂“春風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塵”也。張中行曾說,季先生一身具有三種難能:一是學問精深,二是為人樸厚,三是有深情。在我看來,季先生學貫中西,兼容百家,既博且專,所通梵巴語、吐火羅語,均屬國內(nèi)絕學,是公認的學界泰斗,其精深與樸厚,均可想見,恰如荷花灼灼其華,卻“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唯“深情”二字,不讀他的散文,難以意會,就像不愛荷花的人,自然不能領會其清凈與孤高。
季羨林令我記憶深刻的文章還有《老貓》。看完季老的文章,我驚嘆了。一開始的描寫,細致入微,仿佛這只老貓真是他的親人似的,他竟觀察得如此一絲不茍。包括景色、人物外觀、心理描寫全部都是非常的細致。他對他的第一只貓虎子的愛憐,對虎子的關(guān)注,躍然紙上。一只活靈活現(xiàn)的小動物立刻展現(xiàn)在了我的眼前:眼中流露出警惕的光芒,走起路來昂首挺胸……但是虎子的“母愛本色”一樣感人肺腑。它對于咪咪的愛護,我想甚至比人都更加細膩。一個感人的關(guān)于貓咪的故事,告訴人們 :在這個世界上,不只是人有感情,一切生靈都有感情,而且是一種大愛!
大學問家長于散文隨筆者多的是,季羨林先生算不得最好,但用心之多、用情之深,過之者寥寥。這情,一是對散文寫作的迷戀,書中所收文章,有一篇還是2000年所寫——步趨期頤之年尚筆耕散文不輟,應該寄托著無限的生命情緒吧;二是季老表達的對世事人生的深情,全書共五輯,“品味人生”,“天涯屐痕”,“花木寄情”,“學海縱橫”,“師友情誼”,從年輕時的才俊文章,壯年時的得意佳作,到耄耋之年的懷舊之文,貫穿始終只一個字——情。人老情不枯,相反卻濃厚有加,這已經(jīng)奇了,季先生的奇特之處還不僅在此:一方面理智發(fā)達,成長為大學者,另一方面又多情敏感,修煉成散文大家。
季先生是學問家里少見的多情之人,甚至可以說多愁善感,他的散文,悲情遠大于歡意。他喜愛動物花草,“經(jīng)常為一些小貓小狗小花小草惹起萬斛閑愁”——馬纓花慰寥寂寞,二月蘭同其痛苦,牡丹、香櫞振奮精神,枸杞、夾竹桃平添詩意,二十歲與兔子,八十多歲與老貓、喜鵲經(jīng)歷同樣的悲歡離合。在他眼里,書,齋,小胡同,山水,無一不關(guān)情,可以說寓情深于草木蟲魚,寄心魄于日月星辰。還有家國之愛恨,凡世之情愛,最讓人不能卒讀的是他的懷人之作,悼師友之誼淚濕青衫,念母親之恩五內(nèi)俱焚,尤其《年》、《三個小女孩》、《月是故鄉(xiāng)明》、《夢縈水木清華》、《重返哥廷根》,幾乎就是和著淚寫成,在熱烈奔放的八月,讀來添無限惆悵。同樣懷胡適,張中行寫來滿紙詼諧,季羨林憶得卻通篇心酸,這種情感,在他寫陳寅恪、吳宓、傅斯年、沈從文、胡喬木中俯首皆拾。季羨林散文向來被視作“學者散文”一派,因為他學問大,飽經(jīng)憂患,又見多識廣;敢說真話,又洞明世事,集史、識、才、情于一身。
通讀季羨林先生的散文,樸實的文字里,宛如與友人正在促膝交談,先生的文章,無論是敘述身邊的瑣事,還是描寫遠處的景致;無論是托物言志,還是直抒胸臆,皆不急不躁,娓娓道來,給人啟迪,余味無窮。隨著時日的流逝,先生的做人處事,已滲透在文字里了。(吉榮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