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自己喜歡的人、物、狀態(tài),希望恒常不變;自己不滿意的,希望盡快改變。然而因緣和合的事物都是無常的,我們的生活就是一幕幕因緣的聚散,生老病死,變化的相似相續(xù)。人們以為是無常帶來了痛苦,其實是我們對無常的態(tài)度,是我們的希望和恐懼,讓人持續(xù)處于焦慮中。事實上對于無常,我們別無選擇,只能接受,因為無常就是生活。年輕的會衰老,相聚的會離散,擁有的會失去,就是這樣。不是只有你在經(jīng)歷這一切,所有人都在面對無常,抗拒或挽留,終歸于徒勞。認識到這一點,我們終于可以放松,并且不再那樣強烈地感到孤獨和委屈。這對于緩解焦慮、憤怒、嫉恨等情緒會很有幫助。
從積極的方面看,因為無常,一切才有改善的可能。無論我們現(xiàn)在多么無知、狹隘、混亂,只要按正確的方法努力去做,就有可能克服局限,為自他帶來切實的幫助和安樂。什么是正確的方法?最基本的就是正確地取舍因果。因果是現(xiàn)象自然的規(guī)律,普通人由于局限,只能看到因果的無盡相續(xù)中某個片斷,所以對因果的判斷常常是不對的。只有圓滿覺悟的佛陀才無誤了知因果,他慈悲地告訴人們什么行為會帶來什么后果,我們可以據(jù)此決定自己該怎么做。如果要從根本上遠離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狀態(tài),我們需要斷惡行善。遠離災殃,自在喜樂,終歸是要身心正直、行寬心和才行。
做到以上這些,算是有了點基礎,可以開始較為深入地修學佛法了。
三聯(lián)生活周刊:關于人和社會、時代的關系,一方面我們不得不面對強大的負荷力,也就是"業(yè)",另一方面又必須關愛和求知來推動世界。人和時代、社會的關系會造成矛盾嗎?這是否是我們作為人,無法解脫的根源?
希阿榮博堪布:我想你問的主要是個業(yè)與共業(yè)的關系,以及人是否能擺脫業(yè)的束縛。
并不存在獨立、自有的共業(yè),共業(yè)只是無數(shù)交匯在一起的個業(yè)。因緣具足的時候,需要感受相似果報的眾生面前會顯現(xiàn)共同的果報,表現(xiàn)為一個共同的時空,也就是一個時代和社會。就每個眾生而言,在共業(yè)的時空里,他們?nèi)匀皇歉惺苤髯缘臉I(yè)因果,所以個體無法解脫的根源在個業(yè),在自己身語意的造作,而不在時代或社會。時代、社會并不是自有的存在,它只是無數(shù)個體的思想和行為的會合,在個體的身語意業(yè)之外,找不到單獨存在的時代或社會。業(yè)的力量雖然強大,個體卻并不是只能被動承受。承受當然是必須的,自造業(yè)自受報,各人循業(yè)流轉(zhuǎn),無可代者,但是在承受已成熟的果報之同時,個體仍然有機會去改變因緣,進而改變未成熟的果報。
身處某個時代,某個社會,對于其中的問題,一味指責或袖手旁觀都不會有幫助。要知道,那些問題、那些趨勢的形成,每個社會成員都出了一份力。你帶著你的業(yè),你的習氣,你的因緣,來到這個時空里,強化著共業(yè)的種種特征和力量。而要改變時代,改造社會,我們需要從自己做起,也只能從自己做起。個業(yè)改變了,共業(yè)才會改變。如果你希望在一個誠信、祥和的社會中過著有保障、有尊嚴的生活,那么你自己先做到誠信、平和、理性,尊重他人。
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強大的慣性,身心活動一直是按著某種固定模式在周而復始,細觀察一下,我們很多的言行、思想乃至心念都會給現(xiàn)在和未來的自他帶來傷害。我說的傷害是指會讓人經(jīng)歷、感受痛苦。根據(jù)佛法,改變這種循環(huán)的外力有二:一是反省自己的行為,清醒地認知它們的性質(zhì)和后果,對于已造成或?qū)⒃斐蓚Φ男袨樯鹫嬲\的悔意,并下定決心以后無論如何不再重復同樣的錯誤,這叫懺前戒后。再通過持續(xù)的覺察,在平常生活中把這份認識和決心落到實處。另一種外力是根除對自我的執(zhí)著,證悟空性,現(xiàn)見諸法實相。
我們看到,在不同時代和社會,有識之士們,有著理想和抱負,對社會、對現(xiàn)象有著敏銳觀察、深刻思考的人們,他們在尋求個體解脫、共同幸福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并不總有結果。究其原因,恐怕跟上面講到的兩方面都有些關系:對自己的思想言行所涉的因果沒有真正深入地認識;對自我很執(zhí)著,堅信我以固有實常的方式存在,我很重要,我的一切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