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來,中國青年文化是現代社會追求進步的文化,是鼓勵創(chuàng)造新的未來的文化,而今天的青春文化則是在“青年消失”后崛起的文化,是消費文化的后果,也是消費文化的核心內容
進入新世紀以來,大眾文化一方面到達繁盛期,數量空前,地位顯著,另一方面卻在迅速“青春化”。相對于上世紀80、90年代,當下大眾文化基本上是青年 人的文化,不再以推崇理性和啟蒙的“中年型”產品為主,而是不斷調用“萌”元素,呈現“粉紅色”基調。更值得注意的是,大眾文化的“青春化”,還表現為各 種新型的青春文化此起彼伏。御宅一族、同人小說、治愈系、小清新……今日之青春文化早已突破了傳統意義上的大眾文化(也包括青年文化)的種種形態(tài)、特質和 內涵,而分析和研究傳統大眾文化的那些觀念和概念,也在慢慢失效。
與之相應的則是,青春文化也正在逐漸主流化。2013年的統計顯示,中國電影觀眾的平均年齡下降到21.3歲,其中有將近30%的觀眾年齡在19歲以下!這讓人想起互聯網文化中“數字鴻溝”這個概念,它包含了對中年、老年族群退出主流文化的警惕。
不妨說,我們正在進入一個文化的“青春期”。這不是說我們的文化度過了幼年時期而成長到了青年時期,而是說我們的文化已經轉型為以青年消費為主體、以青 春話題為核心的青春文化——無論是裝神弄鬼的玄幻文學、神秘異類的科幻電影還是賣萌裝瘋的脫口秀,不得不承認我們正面臨著大眾文化的“低幼化生產”和“嬉 戲式消費”。
今日各類文化產品都不得不調用青春文化元素:不僅國產電影,就連好萊塢也大量使用“腐”元素來召喚市場;中國的電視電影市 場則被興起于互聯網的穿越、玄幻等青春文化所占據。不僅《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小時代》不斷講述青春故事,就連《一仆二主》《我愛男閨蜜》等中年人的 故事,也使用青春愛情的講述方法。今天,除了講述可以吸引青少年的故事就再也沒有故事可講;除了在青春的故事中尋找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就沒有什么價值和意 義值得留戀;除非一場愛情,否則就再沒有激情。這正是大眾文化青春化的典型癥候。
在這里,我把“青年文化”和“青春文化”區(qū)分開來,是因為,就中國當前大眾文化的青春化而言,青春文化與青年文化具有深刻差別。
“青年”不是一個僅僅與年齡和心智相關的概念,它還牽涉到身份、信念和階層等。法國歷史學家阿利耶斯發(fā)現,在18世紀以前,人們還沒有對現代意義上的青 春期進行劃分,沒有形成青春、青年的概念,青年人也沒有作為獨立的社會群體參與歷史。而恰恰是法國大革命的時代,“青年”才誕生了。簡單地說,正是特殊的 歷史使命造就了“青年”這個概念,也正是在改造社會的現代性大變革、工業(yè)化大轉型的時代,青年才成為歷史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