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雷人書名不過是一種文化偽裝
近日,豆瓣上有一則“書名為什么這么長:當代中文書名大賞”的帖子,引起眾多網(wǎng)友、讀者的關(guān)注,更有出版社在微信微博上公開評選“最雷”書名。
在帖子列出的200多種圖書中,有些書名比如《云像沒有犄角和尾巴瘸了腿的長頸鹿》 《我們夜里在美術(shù)館談戀愛》 《最孤獨的冰箱和有故事的遠方》 《從矯情小公主到歡樂老母雞》 《我知道你不知道的自己在想什么》 《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 ,或是無厘頭,或是不知所云;有的書名套用流行句式,如《只愿你曾被這世界溫柔相待》 《愿你被這世界溫柔相待》 《我與這個世界溫柔相處》 《和這個世界溫柔相處》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xiàn)了呢? 》 《我還是相信愛情吧,萬一遇見了呢? 》 《馬云給年輕人的人生規(guī)劃課: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xiàn)了呢? 》 《愿你的選擇配得上你的苦》 《你要配得上自己所受的苦》 ,大眾文化的復制、雷同、類型化現(xiàn)象,十分嚴重。還有一些圖書書名大肆渲染單身可怕、剩女愁嫁的氣氛,比如《單身太久會被殺掉的》 《文藝女青年這種病,生個孩子就好了》 ;有的則是恐怖訴求,比如《如何處理仇人的骨灰》 《所有的年輕人都將在黎明前死去》 《我的朋友都死了》 《 “殺死”老板的101種方法》等等。從市場和讀者的反應(yīng)看,這些奇葩、雷人賺眼球的書名,盡管有的激起讀者的好奇心,有的提升了圖書的銷量,但遭到讀者投訴的也不在少數(shù)。
在如今的“眼球經(jīng)濟”時代,電視需要眼球,只有收視率才能保證電視臺的經(jīng)濟利益;網(wǎng)站需要眼球,只有點擊率才是網(wǎng)站價值的集中體現(xiàn)。那么,圖書出版靠“書名”賺眼球,似乎是順應(yīng)潮流的體現(xiàn)。但不要忘了,所謂“眼球經(jīng)濟” ,其實質(zhì)就是為了引起受眾注意,為搏出位,不惜一切代價,不擇一切手段方法,所以,圖書出版界這種單純依靠“書名”的營銷、炒作,使圖書文化產(chǎn)品日益趨向浮躁化、泡沫化和空心化,而傷害的則是圖書的文化價值和廣大讀者的開卷有益。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存在與超越》中指出,在現(xiàn)代文化表達的泛濫中,其主要特點就是追求所謂的新奇。既然現(xiàn)有的一切文化形式都不能激起人們的想象力,人們就不斷地追求新奇,仿佛只要是新的,就必然是有效的,如果什么東西被冠之以“新” ,就會身價百倍,否則就會被認為不屑一顧。所以,也才會有大量出版機構(gòu)企圖通過奇葩、雷人書名的方式,來發(fā)掘讀者的心理感受能力,使讀者的注意力為不熟悉的詞語的奇特效用所吸引,或受到新奇的刺激和影響。但筆者以為,所有的奇葩、雷人書名,只不過是一種文化偽裝,它最終會變成陳腐,被人們所拋棄,只是徒增文化資源的浪費而已。
杜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