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同事關系非常好,可我們兩家的孩子在一起玩的時候經(jīng)常爭吵不休,甚至動手打架。有一次居然都互相把臉抓破了,弄得雙方家長都很尷尬,也不知道這是怎么回事?
專家解析
著名幼兒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吵吵鬧鬧是上帝賜予孩子們的禮物,孩子們在吵鬧中長身體,長智慧。的確,打打鬧鬧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之間的爭吵,大多發(fā)生在共同游戲的過程中。原因如下:
1、對對方的過失不肯輕易放過,認為自己的痛苦和不快都是對方造成的。如我的玩具被他搶走了,這個地方是我先占的,等等。
2、一定要按自己的想法去玩。當別人不同意自己的想法時,便大鬧一場。例如大家都玩丟手絹,他卻要玩老鷹捉小雞。當沒有人跟他玩時,他便搗亂,結果引起爭吵。
通常情況下,碰到孩子們在一起吵鬧,為了不傷和氣,家長們往往會第一時間去制止爭端。但事實上,孩子間的爭吵一般不含有敵意,只是由于玩具或動作引起的。除非過度打鬧,一般不必制止。
為了保證孩子的安全,防止打壞哪里,大人既要允許孩子打打鬧鬧,又不能任其發(fā)展。具體來說:
1、所有打鬧,以不傷自己和他人身體為適度。只準徒手打鬧,棍子、刀子絕對不能拿在手里。
2、父母對孩子的打鬧要暗中保護。不要粗暴干涉,但要靜觀以待,留心他們的舉動。關鍵時候要出來調解,以免戰(zhàn)斗升級。
3、如果孩子之間吵得不可開交,無法使活動繼續(xù)下去了,家長可以利用調整角色的辦法幫助他們化解矛盾,繼續(xù)活動。
孩子爭吵時,家長要正確調節(jié)、引導和處理,使孩子平靜下來,學會寬容別人、接納別人。最忌諱家長在其中偏袒自己的孩子,掃了其他孩子的興;也不宜太嚴格要求自己的孩子,從而使孩子處于孤立地位。至于教育孩子以牙還牙,“他打你,你就打他”,或家長親自上陣參與爭吵就大錯特錯了,這樣只能激化矛盾,給孩子樹立了一個攻擊的印象。
正確的做法是:
1、首先分清是故意動手還是不小心碰了別人。如果是不小心,就不要過分追究;如果孩子故意打人,家長首先要批評打人的行為。
2、然后了解打架的原因和經(jīng)過,要讓打人的孩子知道,打人會造成嚴重的后果,一定要杜絕打人現(xiàn)象的發(fā)生。同時要求孩子主動給別人道歉,恢復友誼。
3、必要時邀請對方家長共同處理。
總之,通過爭吵,孩子可以學會如何堅持自己的意愿和如何接納別人的意見,最終掌握協(xié)調突發(fā)事件的能力;也可以逐漸學會自己處理糾紛,學會寬厚待人,友好相處;還可以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遵守游戲規(guī)則,等等。
因此,孩子爭吵家長不必立即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