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現(xiàn)命題的巧妙,選擇獨特的角度,表現(xiàn)出思維的獨特性,達到令人耳目一新的寫作效果,這是每位考生在考場上都想達到的理想境界。但是,為什么有的考生能從新穎的角度表現(xiàn)作文的內(nèi)容,有的考生卻總是寫陳芝麻爛谷子似的老套作文。這只是作文水平的差異造成的嗎?其實,優(yōu)秀的作文答卷與平庸的作文答卷,在語言表達上的差異還不是十分明顯的,明顯的差異是思維的水平和方法。前者敏銳,后者遲鈍;前者能發(fā)現(xiàn)最佳的表現(xiàn)角度,后者只能從一般的角度寫一般的作文,甚至是和很多人重復的角度。如此這般的平庸作文,怎能不引起評卷老師的厭倦呢?
本文就將幫你練就一雙敏銳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新奇的內(nèi)容,去尋找最能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角度,最先領(lǐng)略到“春江水暖鴨先知”的勝景,贏得評卷老師的喝彩!
一、化寬為窄
有的話題擬得很寬泛,難以把握。對于這類話題可以采用添加因素法,即在原話題基礎(chǔ)上適當增添新的因素,使題旨顯露出來,化難為易。比如“挫折”這個話題就比較寬泛,我們可在“挫折”的前面或后面添加一些新的因素就立意明確了。添加因素有三種形式:1、后添因素法:挫折,使人頹廢使人興;挫折,成才的磨刀石;挫折的辯護;挫折的聯(lián)想等。2、前加因素法:自信能戰(zhàn)勝挫折;感謝挫折;欺軟怕硬的挫折等。3、前后均添因素法:在挫折中拼搏;在挫折中成長;在挫折中書寫人生等。這樣,話題的意思就很明顯了。
二、化淺為深
如“我長大了”這個文題,是一個寬泛的作文命題,誰也不會在取材上發(fā)生困難,看樣子真是淺得不能再淺了,但實際上,這個題的關(guān)鍵在于對“長大”的理解。如果在審題之中認為“長大”的含義只是生理、身體的變化或是學會了某種生活技能、能夠料理自己、膽子變大了,或者能對付別人的欺負等等,那這種理解就很膚淺,寫出來的文章在選材立意上也就上不了檔次。如果說能夠寓理于事,從不同的角度寫出正處于花季年齡的初中生成長中的追求、向往、煩惱和困惑,以及對人生的初步認識,寫出人生中的各種各樣的責任感已經(jīng)在心中出現(xiàn),那么,這樣的思考就是準確地把握了文題的含義。
三、化實為虛
如以“風景”為話題寫作。寫好這個話題,就要去拓寬思路,化實為虛。“風景”不僅指自然環(huán)境,還可指美好的人和事物。如生活中的風景隨處可見;校園中尋求知識是一道富有詩意的風景;家庭中感受親情是一道充滿溫馨的風景;社會上某一種新的、健康的氣象是一道多彩多姿的風景;一個人冥思靜想的意識中也會出現(xiàn)一種風景……認真地想過這種種“新風景”后,我們再去構(gòu)思自己的文章,顯然就要高明得多。
四、化整為零
有一類作文命題先出材料再出題,所以必須先“讀”后“寫”。作為議論文,它可以是材料作文,但作為記敘文,它有時候只是暗示著一種作文的角度或者作文的方向,或者說是暗示要求表現(xiàn)的中心思想。請看下面這個作文試題:“世界,充滿七彩陽光,人生,充滿美好向往,在通往理想的攀登之路上,每一步都彈奏著苦與樂的樂章。”根據(jù)這首小詩的含義,以‘攀登’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詩歌以外文體不限。”對這個文題,不論你寫哪一種文體的文章,恐怕都得注意“苦與樂”這三個字,它是材料中暗示的“方向”。因此你在審題時必須先讀懂材料,對材料進行化整為零,然后把材料中隱含的要點“審”出來。五、化熟為生
有些看似很熟悉的題目,比如“美在課余”這個文題,可供取材的內(nèi)容是不少的。其實這個題目有一個“迷惑點”,這個“迷惑點”在那個“美”字上。稍不注意,就會由于覺得這個文題似曾相識而忽視對“美”字的品讀。由于沒有抓住這個“美”字,就會寫出“豐富多彩的課余”、“好玩的課余”、“有趣的課余”、“熱鬧的課余”等等內(nèi)容,而就是沒有突出這個“美”字。要記住,不管命題作文的形式多么復雜,你的眼睛要永遠盯著它的題目。在熟悉的題目面前不要激動,不要以為它就是你做過的“原題”,仍要認真全面地審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