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和三個人真的不一樣,雖然只是少了一個人,但是樂趣就少了好多。比如做飯這件事吧,三個人的時候就必須要做飯,因為孩子學習累,必須要按時吃飯?,F(xiàn)在兩個人在家,就懶得做飯了,做多了沒人吃,不做吧,總歸是一頓飯,不吃也不行。”市民成女士說。
鄭先生的孩子鄭小美在初中畢業(yè)時就出國了,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兩年了。他告訴記者:“去年自己的愛人生病住院,每天下班后,要趕回家做好飯給妻子送去,因為親戚都在外地,連個幫忙的人都沒有。妻子看我這么累,說要是小美在就好了,還能幫點忙。聽完以后,我真后悔當初把孩子送出國。”
“我現(xiàn)在特別羨慕孩子在身邊的人,覺得孩子惹他們生氣都是一種幸福。”
采訪中,還有一些家長,在孩子出國后專門組成了“夕陽紅”團隊,經(jīng)常聚會消遣閑暇的時間。“孩子出國后,我心里一下感到輕松了,總算是把這個‘小祖宗’打發(fā)走了,我便和單位同事、老同學、好朋友聯(lián)系,經(jīng)常組織飯局、牌局、K歌等活動,但時間長了,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孩子總歸不在身邊,他的冷暖饑餓、身體狀況等問題都成了我天天掛念的事情。以前還經(jīng)常和孩子通電話,問問最近生活怎么樣,學習怎么樣,心情怎么樣。后來孩子說沒時間,電話也通的少了。為此。我還專門為他申請了qq號,想和他視頻聊天,看看他瘦了沒。為了追逐孩子的腳步,我也換了一部智能手機,開通了微信,即使這樣,還是和他說不上幾句話。心里反倒覺得空落落的。現(xiàn)在想想,要是時間能倒流,我倒是真要考慮是否選擇讓他出國,覺得還是把他留在身邊的好。”杜玉鳳女士說。
低齡留學牽出社會問題
蘭州大學社會學研究專家曹金鳴表示,持續(xù)多年的出國熱,特別是近年出國留學的低齡化,反映出三個問題,一個是父母有錢了有能力支付孩子出國學習的費用,另一個,是年輕家長對出國留學帶有盲目性和主觀臆斷,不考慮孩子自身的情況,在沒有家長監(jiān)管的情況下能學好還是學壞,也很少考慮學習地方和具體的學校,現(xiàn)在有的學生出去五六年了不懂英語的大有人在,因為在一個教室或一個學校全是中國孩子,不需要用外語交流。第三個問題是大大增加了“空巢”家庭、特別是中年“空巢”家庭的數(shù)量,改變了家庭結(jié)構(gòu)。以往生育率較高時,當所有子女均離家后,進入“空巢”階段的父母已基本接近或已進入老年階段,進入“空巢”期比較晚,年齡比較大。按照城市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為70歲來算,“空巢”期一般為15年。因此,傳統(tǒng)意義上的“空巢”家庭多指老年“空巢”。
但是在我國實行較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的20多年后,第一代獨生子女的逐漸離家求學、就業(yè)和結(jié)婚,一批值得關(guān)注的中年“空巢”家庭便已經(jīng)出現(xiàn)。這些新“空巢”家庭的成員一般比較年輕,按80年代較高的城鎮(zhèn)平均初婚年齡女性25歲、男性27歲計算,假設(shè)平均初婚初育間隔為2年,如果獨生子女18歲離家時,進入“空巢”家庭生活的父母平均年齡在45-47歲之間。這樣,使“空巢”期的到來提前了將近15年,這些父母將在“空巢”家庭中生活15年才進入老年生活階段。如果按人的預期壽命為70歲計算,這些父母將在“空巢”家庭中生活25年左右,“空巢”期延長了10年。
對此,曹金鳴老師表示,社會要為中年人提供創(chuàng)業(yè)的平臺。中年父母在子女離開后,年齡正處在40—50歲的年齡段上,正是工作經(jīng)驗豐富、不受家庭瑣事紛擾、精力充沛的時期,可就目前我國就業(yè)狀況而言,這個年齡段的人群正是企業(yè)下崗優(yōu)先考慮的人群,使得這一部分人有干事業(yè)的雄心,但缺少干事業(yè)的舞臺。(網(wǎng)易 許麗 高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