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展示在希望學校和孩子們互動時的照片。
老人在康定捐建圖書室時,和孩子們合影。
老兩口在家里講述建學校過程。
2013年4月20日上午,四川省雅安市發(fā)生7.0級大地震,家住豐臺第13軍休所的陳榮超、楊玉仙夫婦揪心地守了一天電視。震中龍門鄉(xiāng),有他們出資捐建的晨陽希望學校!
“沒事,謝謝!”當天晚上,學校教導主任發(fā)來一條短信,短短幾個字,兩位老人忐忑的心才稍稍放下。1個月后,他們坐火車趕到龍門鄉(xiāng),看見孩子們在板房學校里正常上課,照片中的二老笑開了花。
1949年底,16歲的陳榮超從成都入伍,比他小1歲的楊玉仙也在廣漢跟上了部隊。此時正值進軍大西南,兩個苦孩子和戰(zhàn)友們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解放雅安7縣,并在此屯駐1年,清匪除霸、建立人民政權。隨后,陳榮超寫血書參加了抗美援朝,楊玉仙轉業(yè)上大學進了軍工廠,直到1988年離休。
本應安享晚年的老兩口閑不下來,一次看到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的照片,當即決定要捐建一所希望小學。經(jīng)過打聽,捐建學校至少需要20萬元,但兩人數(shù)十年的積攢尚不足一半,便千方百計省吃儉用。早飯饅頭咸菜,午飯一菜一湯,晚上面條稀飯,一年不買一件新衣,連廁紙都用廢報紙換。
1999年5月,20萬元目標已近,陳榮超卻突發(fā)大面積心肌梗塞入院搶救。病危的陳老心中不甘、夜不能寐,給老伴交待:死后遺產(chǎn)捐獻希望工程,遺體供醫(yī)學研究。兩個多月后,陳榮超經(jīng)搶救轉危為安,兩人立即商量啟動助學計劃。
當年在雅安,陳榮超發(fā)瘧疾,是房東何婆婆端飯送藥照料,他心里一直記著這份恩情。所以,希望小學最終選址雅安龍門鄉(xiāng),他們曾在此戰(zhàn)斗,200多名戰(zhàn)友埋骨此處,風雨飄搖的校舍迎來雪中送炭。學校取名晨陽,既是兩位老人姓氏的諧音,又寓意初升的太陽,1700多平米的四層樓煥發(fā)生機。
成功給了他們鼓舞,老兩口商量,再攢20萬。2005年秋,第二所晨陽希望學校在內(nèi)蒙古烏蘭浩特聳立起來。兩所學校他們都親自選址、調研、監(jiān)工、追蹤,如今都成為當?shù)孛?。因時代發(fā)展,老兩口改變助學方式,近10年來,走遍江西、四川、貴州、陜西、青海等地革命老區(qū)和災區(qū),捐建了23個希望圖書室。每年,他們都要回到各學校,給孩子們發(fā)獎學金或者“圖書之星”的獎勵。
2008年汶川大地震,龍門鄉(xiāng)的希望學校被毀,香港慈善家邵逸夫斥資1000多萬元援建,但校名未改。雅安地震后,經(jīng)修繕師生又回到學校上課,今年10月陳榮超夫婦再次前往慰問,看望學生。學校大門口仍然貼著兩位老人捐資助學感人事跡的專欄。
前不久,兩位老人資助的2名學生來信了,他們已經(jīng)大學畢業(yè),愿意回到故鄉(xiāng),做一名老師,“發(fā)揚晨陽精神,我們永遠都是晨陽人”。這讓兩位老人感到無比欣慰。
平凡的夢想
希望更多孩子受益
陳榮超夫婦都已是80歲高齡,兩人穿著舊衣服,家中找不到貴重家具。每次去遙遠的四川看望學生,兩天一夜,買的都是火車硬臥。山高路陡,不辭辛勞。近期陳老做了心臟手術身體虛弱,他心里想的,仍然是遠方的學校和學生。
但說起這些年的經(jīng)歷,兩位老人卻滿心幸福。參軍之前,陳榮超全家毀于日軍轟炸,楊玉仙冬天只能拾白菜幫子過活。經(jīng)歷了舊社會的苦難,他們深感今日來之不易,一心想的只是——能為人民做些什么。
攢夠第一筆20萬時,兩老唯一的兒子病退,僅靠兒媳婦每月六七百元的工資過活。他們起初不理解父母的“裸捐”行為,陳榮超的答復鏗鏘有聲,“我們的錢是人民給的,就應該回到人民。你們幾個人受益和那么多孩子受益,天平上稱一稱,誰輕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