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對學生的要求很嚴格,不會因為他們有殘疾就放松管理。每天早上,按照規(guī)定,每位學生都必須出操,正是這種無差別的對待,讓學生們忽略了自身的殘疾,像每個正常孩子一樣,快樂茁壯的成長,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出各自的潛能。課余時間,王丹和同學常常會被老師叫去學校操場,打打乒乓,做做運動,時間一長,老師們發(fā)現,王丹反應敏捷,身手極快,很有體育天賦。2000年,王丹參加了學校舉辦的文化藝術節(jié),獲得了乒乓球賽第一名的好成績,自從殘疾后再也沒有上過體育課的她,居然在自己畏懼的領域找到了自信,王丹第一次感覺到,她可以和其他人一樣做很多事情,而不用約束在自己設定的條條框框里。臨畢業(yè)時,省殘聯讓學校組織一個坐式排球隊,王丹幸運入選,這次專業(yè)化的訓練,為她日后參加運動會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在殘缺中創(chuàng)造美
畢業(yè)后,王丹回到老家,在杏坪鎮(zhèn)陳家灣小學代教半年多,陳家灣小學是村辦小學,地處偏遠,條件艱苦,沒有正式身份的王丹一開始就有了種種不適應感。因為不是師范專業(yè)出身,又沒有代課經驗,一道很簡單的題,卻不知道該怎么講才能讓孩子們聽懂,王丹把自己的煩惱告訴了當教師的母親,母親說:“你覺得簡單,但孩子們覺得難,他們年紀小,理解力和領悟力都有限,你要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上,就知道該咋講了。”
王丹說,以前自己并不喜歡教師行業(yè),因為父母都是教師,為了工作忙活了大半輩子,但日子一直過得很清苦。王丹還記得,小的時候,父母為了給學生補課,甚至常常忘記了她。但代課過程中發(fā)生的兩件事,讓王丹徹底改變了對教師行業(yè)的看法,這個故事也讓她寫進了后來招教考試的答卷里。王丹回憶稱,有一段時間,為了準備自學考試,她中午放學不回家,就呆在宿舍里看書,一些細心的孩子看到了,就問她:“老師,你中午都沒有吃飯,餓不餓呀?”“老師,我口袋里有雞蛋。”“老師,我還有方便面……”看著孩子們質樸的臉蛋,王丹眼眶紅了,“當時,這些孩子才上二年級,只有七八歲大。”想到自己代課并不熟練,也不知道教會了孩子們沒有,王丹的心里很愧疚。還有一次,語文老師拿著班上一個學生的作文讓王丹看,題目是《我最喜歡的老師》,寫的是就是王丹,具體內容她已記不清了,但有一段話語至今記憶猶新:“我們在操場上打沙包、跳皮筋,王老師都看得入神,我想王老師一定也想和我們一起玩,真想把我的腿給王老師,讓她也能和我們一起玩。”當時看完這段話,王丹的眼淚奪眶而出,她沒想到學生能如此愛她,從那個時候起,她開始理解父母,也為教師這一職業(yè)找到了新的詮釋。
2003年初,王丹接到柞水縣殘聯的電話,稱省殘聯要招一批運動員去參加全運會,讓王丹準備參加預選。幸運女神又一次降臨,王丹被選為了田徑運動員,從3月開始,進行了為期半年的嚴格訓練。王丹告訴記者,那陣子,他們風雨無阻,天天練習標槍、鉛球、鐵餅,因為訓練強度大,導致肌肉疼痛,連筷子都拿不起來。比賽前,王丹和隊友一起去了南京,在南京全運會上留下了青春飛揚的身影。
2003年6月,趁訓練的間隙,王丹回老家參加了招教考試幸運過關,9月,她就被分到了杏坪中心小學任教。2004年底,王丹感覺到腿使不上勁,走不動路,最后,腿疼越來越嚴重,她只得請了假,隨父親去了武漢一家骨科醫(yī)院進行治療,“當主治醫(yī)生得知我是一名小學老師時,很吃驚,他責備我,像你這種情況怎么能站得了講臺?”醫(yī)生的話把王丹和父親都嚇壞了,回家休息了一段時間,因為學校極缺教師,又害怕耽誤了學生的課程,王丹還是執(zhí)意拄著雙拐上了講臺。
此后,王丹又參加了陜西省第五屆、第六屆殘疾人運動會,并兩次獲得鉛球、標槍、鐵餅比賽的3枚金牌。2005年,王丹被杏坪鎮(zhèn)人民政府評為優(yōu)秀教師,2007年7月,被商洛市人民政府評為優(yōu)秀殘疾人運動員,2007年12月,在市首屆殘疾人藝術節(jié)詩歌大賽中榮獲三等獎,2012年5月,被柞水縣殘工委評為“十一五”殘疾人文化建設先進個人,今年5月,又在全市“我夢最美”殘疾人讀書達人演講比賽中獲得一等獎……在眾多的榮譽面前,王丹顯得很淡然,她在日志里寫下了《我的十年感言》:回憶1999年:膽小的一年,好奇的一年;回憶2000年: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回憶2001年:畢業(yè)了,卻不知該干什么;回憶2002年:第一次走上講臺;回憶2003年:不一樣的一年,讓我認識了全運會,認識了南京,更讓我懂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