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對林育英的感念是不言而喻的,不僅任命他為八路軍一二九師政委(即后來鄧小平接替的職務(wù)),而且在林育英病故后,他與朱德等人一起親自為他抬柩送葬,還極為罕見地親筆題寫了墓碑之名。
林彪有這些得天獨厚的外因,再加上自己“九頭鳥”的因素,能比粟裕早一步脫穎而出,少年得志,“官”運亨通,也就不難理解了。
這時候,既然都是連級干部,才二十來歲的青年人,難免有與戰(zhàn)友比拼戰(zhàn)功的心思。林彪總隨身帶著一個神秘的小本子,常常獨自寫寫畫畫。聶榮臻回憶說,他曾看到本子上盡是歷次戰(zhàn)斗殲敵和繳獲的數(shù)字。
多年后,林彪對自己與粟裕的這一段經(jīng)歷還記憶猶新,也很服氣。他回憶說:“南昌起義之后,從南征路上開始,及至井岡山時期,就數(shù)我們兩個打得好。”但林彪很快就從小小連長“高升”而去,營長、團長、縱隊司令員、軍長、軍團長,一路高歌猛進,成了毛澤東的第一干將,也成為粟裕的上級。
不同處2:“仕途”不同林彪優(yōu)于粟裕
毛澤東第一次見到林彪,是在1928年5月。當(dāng)時,紅四軍在井岡山的茨坪開會,軍政首腦濟濟一堂。
林彪主動在會上發(fā)言,慷慨激昂地說:“敵人來進攻,紅軍集中打敵人;敵人打走了,消滅了,紅軍就分散做群眾工作,打土豪分田地,組織赤衛(wèi)隊,建立蘇維埃。”這幾乎都是毛澤東常說的話,也是他秋收起義后不斷思索的建軍經(jīng)驗。見這個年輕干部領(lǐng)會得這么透徹,毛澤東很興奮,忙問身邊的陳毅,這是哪個?
陳毅告訴說,這是二十八團一營營長林彪,樹林子里三只虎。
毛澤東對這只“虎”留下了極好的印象。不久就了解到了林彪的黃埔軍校以及他竟然是自己舊相識林育英、林育南堂弟的背景。
三個月后,紅四軍參謀長兼二十八團團長王爾琢馬失前蹄,不幸殉職。毛澤東就提議林彪繼任團長,使其成為僅有的四個團之一又是絕對主力團的一把手。
林彪由此跳過“資歷”的束縛,步入紅軍高級將領(lǐng)的行列,按實際作用來說,軍中也就只有毛澤東、朱德在他之上了。
此前,毛澤東就有過林彪擔(dān)任這一職務(wù)的提議,因為朱德的反對,認(rèn)為二十八團是主力團,團長必須是得力的人,最后只好折衷,由紅四軍參謀長王爾琢兼任。如今終于得以“天遂人愿”,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