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施佩爾(左)向希特勒展示巴黎世博會德國館模型。
“勝利大街”沙盤模型
身為“日耳曼尼亞”的始作俑者,希特勒如此為自己的狂想尋找理由:“任何人都不能只靠空話來領(lǐng)導(dǎo)一個民族走出自卑,他必須建造一些讓民眾感到自豪的東西,那便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建筑。”
1937年,納粹德國經(jīng)過多年擴軍備戰(zhàn),實力已近頂峰。終日幻想征服世界的希特勒密謀發(fā)起“閃電戰(zhàn)”之余,急不可耐地做起了成為霸主之后的美夢。他看來,第三帝國應(yīng)該像古埃及、古巴比倫或羅馬帝國那樣不朽,為后世所稱頌。而展示一個國家強盛的最有效工具之一就是——無與倫比的宏偉建筑。正如他公開宣稱的那樣,“只有古埃及、古巴比倫或者古羅馬人的建筑能與柏林媲美,倫敦、巴黎怎能和我們相提并論?”
在這樣的背景下,希特勒提拔自己的御用建筑師阿爾伯特·施佩爾為“振興德國首都建筑總監(jiān)”,他向后者交代的頭號任務(wù)就是:把柏林打造成“世界之都”。日前,英國《今日歷史》雜志刊登文章,講述了這一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宏大、也是最瘋狂的工程的來龍去脈。
施佩爾的父親見到藍圖上的新首都時,頭一句話是:“你完全瘋了。”
希特勒的藍圖從一開始就充斥著脫離實際的幻想,但施佩爾確實是天才的建筑師,他調(diào)集精兵強將連續(xù)工作,1938年1月28日,一份詳盡的示意圖如期擺到了“元首”面前。方案中的城市布局體現(xiàn)出對稱設(shè)計,研究指出,這一構(gòu)想源于希特勒1920年代的一張速寫。
南北向的中軸線名為“勝利大街”,長7公里,寬120米,比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還寬20米。大街北端是一個大型開放式廣場,直接以“阿道夫·希特勒”命名,面積達35萬平方米。環(huán)繞此廣場的則是一系列巨型建筑:元首宮位于西側(cè),建于1894年的德國國會大廈位于東側(cè),帝國總理府和德軍統(tǒng)帥部位于南側(cè)。而在廣場北面,施佩爾專門為新柏林的核心——人民大廳留好了位置。這座圓頂建筑高200多米,直徑250米,比梵蒂岡的圣彼得大教堂大了16倍,可同時容納18萬人,建成后將是當(dāng)時世界上最大的封閉空間。
“勝利大街”的最南端,將矗立起一座高117米的拱門,寬大的墻面用于銘刻陣亡軍人的姓名,中間的圓拱甚至能輕松容納巴黎的凱旋門,足見其規(guī)格之夸張。作為陪襯,市區(qū)內(nèi)的其他主干道也要重新刷漆,公園需“運用現(xiàn)代化的園藝學(xué),恢復(fù)18世紀時柏林的植物區(qū)系”。為了滿足新首都爆炸式的交通需求,施佩爾打算蓋兩座新火車站,郊區(qū)還將建設(shè)新的飛機場,而在柏林南郊的朗斯多夫,當(dāng)?shù)氐暮磳⒈蛔鳛?ldquo;水上停機坪”利用……
按計劃,所有建筑將在1950年4月19日,即希特勒61歲生日前一天全部竣工。屆時,“勝利大街”上將舉行盛大的游行,一次規(guī)??涨暗氖澜绮┯[會同時開幕。
這便是法西斯德國的新首都——“日耳曼尼亞”。方案公開后,不僅得到了納粹御用文人的大肆吹捧,一些外國主流媒體也對它表現(xiàn)出濃厚興趣,美國《紐約時報》將其形容為“或許是現(xiàn)代世界最雄偉的規(guī)劃設(shè)計”。據(jù)說,當(dāng)施佩爾同樣身為建筑師的父親見到藍圖上的“日耳曼尼亞”時,震驚之余吐出的頭一句話是:“你完全瘋了。”
把狂想變成現(xiàn)實耗資至少60億馬克,當(dāng)局只需負擔(dān)其中一部分
作為“日耳曼尼亞”方案的第一期工程,1938年1月,第三帝國總理府正式動工。施佩爾指揮部下日夜突擊,一年之后即告竣工。這座長條形建筑的主要特點是“長、高、空”:長達400米的封閉式主體結(jié)構(gòu)里有很多高大的廳,“空蕩蕩的,絲毫不利于行政辦公與住宿,反而會讓來訪者產(chǎn)生緊張、壓抑與屈服的心理”,這恰恰是希特勒想要的。新總理府落成僅65天之后,時任捷克斯洛伐克總統(tǒng)埃米爾·哈查便在這座充滿著暴力和恐怖氣息的建筑中簽下了恥辱的《投降協(xié)議》,期間兩次暈倒在希特勒的辦公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