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群眾聽說羅榮桓是一一五師政委,也與工作團成員一樣風餐露宿時,不禁感動萬分,他們連聲贊道:“八路軍的領導與日軍、偽軍的頭頭那真是天壤之別呀!”自此,各種關于八路軍的謠言不攻自破,農民到處請部隊到村里開展工作。
八路軍靠過硬的作風和能力,贏得了群眾,補充兵員的條件水到渠成。臨(沂)郯(城)蒼(山)平原沸騰了,出現(xiàn)了“工農兵學商、一齊來救亡”“兄帶弟,兒別娘,父送子,妻送郎,前呼后擁上戰(zhàn)場”的可喜局面。僅費南山區(qū),就有近千名青壯年報名參軍。新兵員源源不斷地補充,確保了八路軍和地方抗日武裝力量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