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到底有多遠?對于個人來說,宇宙就是永遠,似乎永不知所初,永不知所終。然而,試探永遠的半徑,人類不知疲倦。這不,《科學(xué)》雜志說,在茫茫太陽系飛行了36年之后,美國航天局“旅行者”1號探測器已經(jīng)抵達距離太陽大約180億公里的太陽系最外邊疆,隨時可能飛出太陽系,成為跨入星際空間的首個人造物體。
對時間來說,永遠由每一刻構(gòu)成,對宇宙來說,永遠可能就是那幾百億光年的半徑。從征服家門口二里遠的山路,到征服地球4萬公里的周長,再到征服地球和月球間38萬公里的距離,以及如今征服太陽系180億公里半徑,人類的探索能力一度呈現(xiàn)加速狀態(tài),“永遠”的定義也飛速變化。
從遠古的走遍全球似乎永遠不可能,到后來的飛出地球似乎永遠不可能,永遠的含義確實在變。后來,這些都“永遠”可能了??梢娊o人類定義的“遙不可及”,本身就不靠譜。
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在路上,“旅行者”1號即將飛出太陽系,這是人類即將第一次向不熟悉的空間進發(fā),是向宇宙發(fā)出人類微弱而意義重大的第一聲叩問。你說,人類定義的“永遠”到底還有多遠?
至于那些光年級的距離,似乎并不是主要障礙。蟲洞效應(yīng)、曲率飛行,這些看似幻想的星際航行理論,都帶有愛因斯坦等人雄厚物理研究論述的影子。而未來,還可能會有更富創(chuàng)意的旅行設(shè)想。
問題是,人們現(xiàn)在還懷有太空探索的雄心嗎,還關(guān)心那些基礎(chǔ)科學(xué)嗎?
IT技術(shù)的流行,讓人們誤以為它代表了全部的科技,安于技術(shù)上的互聯(lián)。“旅行者”1號的壯舉,讓人們?yōu)橹徽?,它能否打動這個越來越像宅男的“人類”?讓人類進一步認識到探索宇宙的意義?
“旅行者”1號將不斷用它的飛行距離,叩問著人類內(nèi)心:我們能否像先人那樣思考如何在宇宙中更有出息?能否像先人那樣更加外向進取?
經(jīng)濟危機下,不少國家削減航天經(jīng)費,有的則安于吃老本,“旅行者”1號也是36年前的老古董。在一片安于現(xiàn)狀的氣氛中,我們可喜地看到,至少中國人從探測月球到載人航天,沒有停下步伐。
三十億年前,在遠古渾濁海洋中誕生了第一個可以自我復(fù)制的有機分子,對于它,地球似乎是浩大無邊的,然后經(jīng)過漫長而曲折的進化,地球上終于出現(xiàn)了第一個智慧文明?;厥妆澈筮@條漫漫長路,我們感慨萬千,從混沌懵懂到逐漸掌握命運,正是敢于探索提升了人類自己。
探索之路上的每一次發(fā)現(xiàn),都是人類從“必然王國”邁向“自由王國”的一步。隨著科學(xué)進步,人類將獲得越來越多的自由,而不是越來越多的限制??梢园延肋h變短,“旅行者”1號用它的行動,成全了人類對自身的叩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