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河北省邢臺市文物部門了解到,這個市日前正式啟動順德府文廟大成殿修復建設工程,一期工程計劃于今年9月底前完成,修復工程竣工后,順德府文廟將重現(xiàn)盛唐遺風。
順德府文廟舊址位于邢臺市橋東區(qū)順德路,唐代稱文宣王廟,宋、元時統(tǒng)稱孔廟,明、清時期稱文廟。文廟內保存較為完好的大成殿為修建于元代,明代重修,是文廟的主要建筑,位居于全廟的中心,面闊七間(21米),進深四間(15米)。
根據(jù)方案,一期工程將包括大成殿內孔子及四配、十二哲塑像和孔子圣跡圖36幅彩繪,大成殿月臺欄板和臺階改建,以及東西兩廡的修建。
據(jù)《順德府志》載:順德府文廟“建自唐,尋廢”。邢臺在唐初已為上州,按朝廷規(guī)定,必須建立相應規(guī)模的文廟。此廟在唐末荒廢后,宋代多次維修。到了元朝建國之初,忽必烈提倡尊孔,“詔修天下孔廟”。于是,順德府文廟在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得到重修。明朝天順四年(公元1460年)、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又曾先后兩次,由知府親自主持擴修文廟大成殿。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又修建了文廟欞星門,并加筑甃泮池石橋。
至明神宗萬歷十一年(公元1583年),進士出身的嵩縣人王守誠任順德府知府時倡議“拓地擴修文廟”,加筑了四周的圍墻,遂使邢臺文廟的規(guī)模漸臻完備。入清以后,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又于文廟欞星門左右增建門樓,氣勢更加宏樸。
文物專家認為,順德府文廟的重修與保護,對于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發(fā)展邢臺旅游業(yè)都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新華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