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北京3月11日電 很多人的減肥,都是從“不吃晚飯”開始的,還有一些人將“過午不食”作為自己的養(yǎng)生之道。“過午不食”健康嗎?是否有科學依據(jù)呢?近日,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醫(yī)生的一項研究稱,不吃晚餐,更有利于代謝健康。
-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生物鐘不僅能調整作息,而且與代謝健康以及慢病風險息息相關。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肝臟外科毛一雷、楊華瑜團隊2月22日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fā)表了題為《不肥胖健康志愿者限時進食的隨機對照試驗》的研究論文。
據(jù)介紹,時間限制性進食是指每天在特定的時間段內(通常為8小時)進食,進食期間沒有熱量限制,其余時間不進食。限時進食又可以分為晨間進食和午間進食。
晨間進食是把每天的進食時間控制在早上6點到下午3點之間,也就是不吃晚餐;午間進食是把每天的進食時間控制在上午11點到晚上8點之間,也就是不吃早餐。
晨間進食和午間進食都已被證明具有代謝益處,但既往研究并沒有針對這兩種TRF方案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進行充分比較。
毛一雷、楊華瑜團隊首次在非肥胖的健康人群中開展限時進食臨床試驗。
研究團隊招募了429位志愿者,并篩選出90位健康、自愿參與研究的志愿者,將其分配至晨間進食組(30人)、午間進食組(30人)及對照組(30人)中。
研究結果顯示,晨間進食在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方面比午間進食更有效。晨間進食改善了空腹血糖、減輕了體重和肥胖、改善了炎癥,還增加了腸道微生物多樣性。
研究發(fā)現(xiàn),三組人員在血壓、循環(huán)血脂濃度、糖化血紅蛋白、超敏C反應蛋白、睡眠質量或食欲方面沒有顯著差異。兩個限時進食組相比對照組的能量攝入都減少了。說明可以通過縮短每日進食時間來限制能量攝入。
研究還發(fā)現(xiàn),兩種不同類型的限時進食對代謝健康的不同作用可能與生物節(jié)律有關。
毛一雷、楊華瑜團隊的這項隨機對照臨床試驗表明,與午間進食相比,晨間進食對胰島素抵抗和相關代謝參數(shù)顯示出更大的益處。
限時進食這種間歇性禁食方式,把進食的時間控制在一天的早些時間,也就是說,不吃晚餐,更有利于代謝健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