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合肥7月21日電 (記者 吳蘭)記者21日從安徽農業(yè)大學獲悉,該校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心理學系苑明亮副教授與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的寇彧教授、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Giuliana Spadaro博士等合作,通過分析6萬余名美國人發(fā)現(xiàn),人類合作行為并沒有下降。
這一在人類合作行為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的研究成果近日發(fā)表在國際心理學頂級期刊《心理學公報》(Psychological Bulletin)上。
據悉,這一研究基于1956年至2017年間關于美國人社會困境研究的橫斷歷史元分析,初步揭示人們在社會變遷中合作行為的變化。
合作行為指人們?yōu)榱斯餐募w目標而付出一定個人代價的行為,它是重要的社會資本,對于解決社會公共問題,促進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提升民眾的幸福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過去的幾十年間,全球經歷了巨大的社會經濟、文化與心理變遷,例如經濟不平等加劇,城市化水平上升,人們個體主義升高(如更高的離婚率、獨居率和自戀水平)和社會信任水平下降。那么,合作行為(尤其是發(fā)生在陌生人之間的合作行為)會隨著這些社會變化而降低嗎?
美國著名學者羅伯特·帕特南(Putnam)在其富有影響力的著作《獨自打保齡:美國社會資本的衰落與復興》中提出了非常著名的論斷:“美國的社會資本在下降,人們的社會聯(lián)結和信任水平日益降低,民眾更加不愿意參與社會公共事務,以及彼此合作以實現(xiàn)社會的共同目標”。但是,目前支持合作行為下降的證據主要來自于檔案和調查數據,這些數據和研究方法并不能排除其他的可能性,例如,社會變遷可能只是改變了人們參與社會公共活動的具體形式,不一定降低人們的實際合作意愿和行為。
苑明亮副教授與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寇彧教授課題組,以及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的課題組合作,共同基于社會困境(即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沖突的情境)中的具有較高內部效度的合作行為的實驗數據,檢驗了合作行為降低的假設,探究人們合作行為的社會變遷趨勢。
研究采用橫斷歷史元分析的方法,分析了63342名美國人(共511項研究,660個效應量,平均年齡:18到28歲,年代:1956–2017)在最廣泛使用的兩種社會困境范式(即囚徒困境和公共物品困境)中,進行互動時的總體合作率與年代之間的關系,同時控制了社會困境類型、互動重復性、合作指數、溝通和懲罰機制等研究特征。結果表明,在過去的61年間,合作行為并沒有下降,而是隨著年代的變化表現(xiàn)出升高的趨勢,社會困境中更高的合作指數,以及溝通和懲罰機制可以有效地提升人們的合作行為。
這項結果挑戰(zhàn)了合作行為下降的觀點,有力地支持合作行為的上升。研究者推測,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和個體主義(如城市化水平和獨居率)的提升、社會分工和社會系統(tǒng)的復雜化、更加普及的高等教育和平均智力水平的上升,可能是促進人們合作行為上升的社會變遷基礎。
未來研究需要進一步探討更多國家和地區(qū)的合作行為的時代變化,以期更好地理解全球范圍內不同國家和地區(qū)或文化背景下的合作行為與社會資本的變遷。這可以幫助人們深入理解社會變遷如何影響人們的心理與行為變化,也可為社會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參考,因為理解人們合作行為的變化趨勢并促進不同民眾之間以及不同國家之間的合作行為,是人類應對全球問題(如氣候變化與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