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仍然希望警示斯巴魯,它應該從研發(fā)BRZ中吸取足夠的教訓,即準確的市場定位和銷量期待是需要依靠扎扎實實的技術研發(fā)來實現(xiàn),是需要產品品質的耐久性來實現(xiàn),而不是靠激進的研發(fā)進度來實現(xiàn)。中國已經早已不是“人傻,錢多,速來”的汽車市場局面了,各大汽車企業(yè)都紛紛將自己的“千錘百煉”的拳頭產品推到中國市場,而斯巴魯卻將如此一輛在美國車主惡評后,未經任何改進的產品“冒險”入華,來考驗中國車主的眼光,其最后的業(yè)績可想而知。
當然,我們也非常了解斯巴魯?shù)目嘀?,中國市場長期不振,拖累了其全球市場業(yè)務。其總裁吉永泰之(Yasuyuki Yoshinaga)就曾經抱怨過,斯巴魯通過將更多成品車分往美國和日本市場來應對中國和歐洲市場的銷量下滑。而其去年在華業(yè)績更是只能用慘淡來形容。斯巴魯2012年9月在華銷量為1,857輛,同比下跌64.5%,這也是所有日系乘用車企業(yè)中同比跌幅最大者之一。整個品牌中國區(qū)一個月銷量尚不足2000臺車,這樣難堪的成績即使是自主品牌也會讓其相形見絀,也只有鈴木這樣的瀕臨退出中國市場的日系能夠與之”相提并論"了。而2012年1到11月份,富士重工累計在中國市場銷售了39,602輛汽車,同比大幅下滑27%左右。這導致公司目前的庫存值幾乎達到正常水平6個月的數(shù)值。 甚至有分析認為,未來斯巴魯有可能進一步將每個月對華銷量大幅削減至1,000輛,縮水近80%。
與現(xiàn)實銷量大幅下滑、庫存居高不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卻是2013年上海車展上高管的樂觀期待,“2013年在華銷售6萬輛,2015年達到10萬輛。”幻想與現(xiàn)實之間巨大的反差使得2013年的斯巴魯不得不將希望完全寄托在新品上了,所以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斯巴魯不懈余力地大肆宣傳BRZ了。
但即便是再寄予重托,作為一個負責任的車企,也應該在還未完全解決美國車主困惑、徹底整肅產品安全隱患的前提下,用最快的速度地將車型導入中國,難道斯巴魯?shù)母吖軅儾恢?,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汽車信息資訊呈現(xiàn)零時差的趨勢,中美車主之間獲得投訴信息的渠道是順暢和充足的嗎?當美國車主對這款剛剛上市不久的新車就怨聲載道的時候,斯巴魯就憑指望著將這款車戴上"頭文字D"的光環(huán)就能在中國市場大賣嗎?
其實,如果我們深究內中原因,可以發(fā)現(xiàn),種種跡象表明,斯巴魯已經在中國市場競爭”敗局“中逐漸迷失了自我,喪失了原本應屬于其的日系嚴謹作風。
其中一個明顯的例子在于,其官方網站上發(fā)布的嚴正聲明,居然存在著缺字的重大遺漏。如果你點擊斯巴魯中國的官網首頁,便會發(fā)現(xiàn)這樣一則斯巴魯中國公告——“有關“富士重工”或 “富士”字號的公司與富士重工業(yè)株式會社之間關系的聲明”中,有如下一段令人匪夷所思的描述。
“富士重工業(yè)株式會社成立于1952年,主要從事汽車、宇航設備部件的生產與銷售。其所生產的斯巴魯品牌汽車因其采用的獨特的四輪驅動技術與水平對置發(fā)動機技術備受業(yè)界及消費者的2006年富士重工業(yè)株式會社在中國大陸投資設立了其子公司即本公司——斯巴魯汽車(中國)有限公司統(tǒng)一負責斯巴魯品牌汽車在中國市場的銷售工作。”
“ 備受業(yè)界及消費者的2006年富士重工業(yè)株式會社”,這是任何一個具有基本文化水平的人都應該看懂的一個明顯的重大遺漏,但斯巴魯卻將之堂而皇之地放了一年半的時間,迄今未改。那么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其對BRZ的重大質量缺陷視而不見了。一個連嚴正聲明都存有重大遺漏的車企,消費者怎么可能對其推出的新車質量做到“安心”呢?
斯巴魯?shù)墓倬W上這樣表述BRZ:“SUBARU BRZ是一款任何人都可以安心品味愉悅駕駛心情的、智能和低門檻的運動型跑車。”但親身駕駛過的美國車主更愿意用”這一輛2013款斯巴魯BRZ還是嶄新的,但開起來卻像是一輛開了25萬英里的薩博。”還有志于在中國市場有所發(fā)展的斯巴魯是不是應該警醒并反思呢?或許只有用更加嚴謹?shù)膽B(tài)度來敬畏汽車質量,敬畏車主的抱怨,車企才能走出發(fā)展桎梏,步入正軌。(環(huán)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