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0日,北京市海淀區(qū)馬家溝,10歲的強子(左)和11歲的李強扶在窗口。5天后,兩個孩子回到老家河南讀書。(資料圖片)
開學1個月了,每天能在離家不到10分鐘路的雞村第一小學接送兒子,周平(化名)感到特別踏實和滿足。
3年前,周平從廣西崇左市扶綏縣的一個小鄉(xiāng)村來到南寧一家單位做保安,跟千千萬萬個進城務工的家長一樣,為了孩子在城里讀書他沒少發(fā)愁。幸運的是,經過近半年的不懈努力,周平最終為兒子爭取到了在暫住地公辦學校接受義務教育的機會。但其間的艱辛,也讓這個漂在城市的中年男子深深體會到“教育公平”這幾個字,實現(xiàn)起來并不容易。
至少也該給我們一個排隊的機會吧
7月2日是南寧市興寧區(qū)公辦小學接收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報名的第一天。兩天前,該轄區(qū)剛結束地段生的報名。
深夜兩點多,在床上一直沒合眼的周平悄悄地翻身下床,出門直奔雞村第一小學。到了凌晨5時左右,他的身后已經排起了一百來人的長隊。排在隊伍最前頭的周平緊緊捏著裝有報名資料的塑料袋,為了能幫孩子在公辦學校報上名,他提前3個月就開始準備相關的手續(xù)材料了,為了辦齊“六證”,他還專門回了趟崇左老家開具婚育證明。
5時20分左右,學校保安突然貼出一張《通告》,給校門外熬夜守候的家長當頭潑了盆冷水?!锻ǜ妗飞蠈懼阂驅W校招生名額已滿,無法接納更多學生,請沒有報上名的學生家長予以理解,并及時攜子女到附近學校報名。
“不是吧,怎么就報滿了?”頓時,人群嘈雜起來。顯然,這些辛辛苦苦趕來為孩子報名的農民工家長對這一解釋并不滿意。往年多少都有十來個農民工子女能報上名,可今年為何空不出一個名額?大家開始懷疑,學校今年招收的這90名孩子真的都是地段生嗎?
直到上午9時,學校始終大門緊鎖,沒人出來給個說法。守候在外的家長按捺不住憤怒,打電話向當?shù)孛襟w反映了他們的遭遇。10時左右,在媒體記者的監(jiān)督下,周平和數(shù)十名家長代表來到興寧區(qū)教育局質詢,該局基礎教育股的工作人員解釋說:“教育局向校方了解的情況是,已報名的地段生有68人,材料不全正在補辦的地段生有16人,剩余的6個名額是為那些因故未能按時報名的地段生預留的。”
“誰能保證這些都是地段生呢?”家長們提出,必須公開報名學生的信息,才能服眾。
一番爭論后,興寧區(qū)教育局決定,讓幾名家長代表親自到學校查驗新生的報名材料。當天中午,在雞村第一小學辦公室里,周平和另兩名家長代表進行了分工,將已經報名學生的信息登記表,以及家庭戶口簿、房產證的復印件等材料拿出來一份份地進行審核。
“哎,看來真沒名額了。”一個多小時后,周平等人心情沉重地走出學校辦公室。聽到這個結果,等候在校門外的家長才各自散去。
看到周平仍不死心,教育局的工作人員告訴他,區(qū)內還有其他幾所公辦學校可以報名。按照教育局的指點,周平趕到雞村附近的華強路小學澳華分校,招生老師要求他必須提供澳華小區(qū)的房產證才能報名;隨后他來到雞村第二小學,學校以他的暫住證不在附近為由,拒絕了他。
“當時澳華分校的老師建議我去他們總校報名,可華強路離得太遠了,去了也不一定報得上,我也就沒去試了。”周平說,他也想過實在不行的話,只能送孩子去附近的民辦學校念書??稍涀鲞^鄉(xiāng)村教師的他身上有股倔勁兒,“國家不是說外來務工人員和城市居民平等地享有九年義務教育的權利嗎?學校招生優(yōu)先地段生的原則我能理解,可至少也該給我們一個排隊的機會吧!”
在周平的爭取下,興寧區(qū)教育局的工作人員答應他,等8月5日他可以再去雞村一小問問,也許還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