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熱點話題離不開年終獎和壓歲錢。近日有報道稱,“8歲兒子春節(jié)7天收2萬多元壓歲錢,頂媽媽3個月工資”,春節(jié)過成了紅包節(jié),“年終獎發(fā)不發(fā)沒關系,我有兒子就行了”。有紅包節(jié),就有“紅包劫”,報道還說:春節(jié)回老家5天,一對80后小兩口發(fā)出去32個壓歲包,8000元年終獎沒夠發(fā),還倒貼了1600元。也有算起“紅包賬”,收支基本平衡的:自己發(fā)出去一萬七八,但紅包左手進右手出,跟晚輩孝敬的紅包一流轉,基本沒花錢。
真是“壓歲錢進進出出,人情債兜兜轉轉”,對不少人來說,這種場景和感受何等熟悉,又何其無奈?本來,過年給壓歲錢,是一種千年流傳的民間習俗,它擁有鎮(zhèn)邪壓祟、保佑平安的深刻寓意,代表長輩對小輩最真摯的關愛與祝福。發(fā)壓歲錢,大家圖的,無非就是那股喜慶難忘的高興勁兒。清人吳曼云在《壓歲錢》一詩中就說:“百十錢穿彩線長,分來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談簫價,添得嬌兒一夜忙。”小兒得到壓歲錢后的喜悅與奔忙,長輩發(fā)壓歲錢享受天倫之樂的心情,躍然紙上。
這其實也是在說,壓歲錢的含義本就在于“壓歲”,而不是錢。但如今,動不動比奢斗富講排場、死要面子活受罪,讓人壓力山大的“紅包劫”,很顯然,已經讓壓歲錢變成了壓垮人們經濟與心理承受底線的債。表面看來,它壓的是孩子們的歲,實際上,它卻成了壓在人們心頭的一座山。因為,無論你過的是紅包節(jié)還是“紅包劫”,不管你能否玩轉紅包左進右出的技術活,它都變成了一種經濟賬,一種人情債,一種人際交往的雞肋,卻越來越與對孩子的祝福、關愛等純粹的感情無關。紅包越來越厚,親情卻越來越淡,壓歲錢,就這樣變成一種物質化與功利化的手段。
壓歲錢的“變味”,體現在大人身上,是把壓歲錢當成了炫耀財富的工具,是對來來回回的壓歲錢經濟“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體現在孩子們身上,則是有樣學樣,直接用壓歲錢夸富擺闊,搞起物質比拼。前兩天就有新聞報道說,一名孩子拿著壓歲錢在超市購物時跟同齡孩子炫富,招致幾名同齡孩子的毆打。孩子的故事是社會心態(tài)的一面鏡子。如果成人世界尚且對傳統(tǒng)習俗缺乏敬畏,有的只是對金錢的信仰,對經濟的計算,那么樸素的壓歲錢習俗,又怎不會被撕裂出一道道傷口呢?
壓歲錢不能沒有“壓歲”只剩錢。這些年,人們一再感嘆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兒。其實與人們丟失傳統(tǒng),對親情、習俗喪失信仰,一味把春節(jié)過成被金錢綁架的“春劫”,也不無關系。回過頭來看,如果在壓歲錢上少點比拼,多點真情,這樣的傳統(tǒng)或許才可能因為親情溫暖而長久,因為感情真摯而令人敬畏。(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