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所謂硬傷
證明浙大簡為真”
曹錦炎認為,質疑者文中指出的有的硬傷,其實恰恰證明竹簡為真。如,該文作者認為竹簡中人名“士弱”寫作“士之弱”,是“作偽者妄改,在人名之中插入‘之’字,是作偽的硬傷”,而曹錦炎認為這恰恰符合那個時代的書寫行為,他說:“他(質疑者)連這都不懂,還拿來說,這水平實在是太低了。”早報記者在國內簡帛愛好者光顧的網站“簡帛論壇”上看到了一些簡帛愛好者對“浙大簡”的討論,其中也有人認為:“‘士弱’寫成‘士之弱’,竊以為這未必是‘作偽的硬傷’”。
針對質疑,曹錦炎還指出:“在‘浙大簡’中發(fā)現(xiàn)了很多字的小篆寫法,此前都沒發(fā)現(xiàn)過這些字在小篆里有過。而且,在整理發(fā)現(xiàn)之前,也有學者懷疑某字形即某字,但這些內容造假者是不可能知道的。再比如,我們整理竹簡之后發(fā)現(xiàn)的很多材料,能證明楊伯峻等人的學術專著中的推斷,那種書不是一般人會有興趣去看的,造假者如何會鉆研學問到那么深的程度?”
《浙大藏簡辨?zhèn)巍芬晃牡南缕獎t是從書法的角度對竹簡的真實性提出質疑。而曹錦炎則認為:“從書法上來說,這個書法確實是特別好的。我們做考古的、做研究的,天天接觸這些材料,而他連東西都沒看到過,這事兒該怎么說?”
而浙大方面對這批竹簡的一個得意之處正在于其書法。浙大藝術系教授陳振濂曾夸耀道:“(其)最大特點是看似不規(guī)范但又有規(guī)律,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保存隸變之前的最好的、筆畫豐富的古文字,可以用‘籀篆為體、隸草為筆’來概括。0.5厘米寬的竹子上能寫出如此豐富自由的筆畫,這讓我們對戰(zhàn)國時期的書寫方式有了新的認識。”
對此,一位曾接觸過“浙大簡”的古文字學者告訴早報記者:“書法也確實很漂亮,這方面沒問題的。”他同時表示,在北大做的碳14測年的結果也是真實的,送檢樣本的年代不應當受到質疑。通讀質疑的文章之后,他覺得這樣的證偽很不過硬。
第三方:不是楚簡是晉簡
與以上學者非真即假的立場不同,文史愛好者段穎龍認為,浙大簡為真,但不是楚簡,而是“晉簡”。他告訴早報記者:“我特地問朋友要來了電子版‘浙大簡’的高清圖片,竹簡上的書法很漂亮,應當不是偽造的。但是諸多痕跡顯示這是中原的竹簡,所以質疑者從楚簡出發(fā)去看,會覺得是偽簡。”
段穎龍還表示,“浙大簡”的字體與楚簡殊為不類,其中“吾”、“許”、“趙”、“魏”、“者”等字秉承西周籀文體系,而楚文字則多用音韻假借為之,這些字皆源于中原,故“浙大簡”使用其本字,而楚人傳抄中原史書,方言音韻皆不同,故用他字假借,或可為證。而且,其中的《左傳》簡中,諸侯國“齊”“宋”“曹”“滕”“薛”“杞”“郳\”都寫得很清楚,而在晉國大夫“荀罃”、“士得丐”、“荀偃”、“欒黡”、“趙武魏絳”前都不書“晉”字,照例《春秋》為魯國史書,故“季得武子”前可不書“魯”,可見浙大簡的創(chuàng)作者或系晉人。
據(jù)悉,戰(zhàn)國楚簡存世稀少,多為考古出土,而近年來卻陸續(xù)發(fā)現(xiàn)傳世戰(zhàn)國竹簡。目前除北大和湖南大學等保存著秦漢時期的竹簡外,浙大是繼清華大學之后第二所收藏楚簡的高校,而且同樣都是購自香港,并非直接出土,因來源不明,其真?zhèn)螁栴}才格外引人關注。目前來看,證偽尚立足不穩(wěn),但是“邢文”所說的“簡牘作偽也暗流涌動,偽材料屢見不鮮,偽學問呼之欲出,無情地侵害著中國學術的健康以及學者的學術生命”卻不假。事實上,《浙大藏簡辨?zhèn)巍芬晃闹羞€提及“有高校藏簡本道家經典,字體前后不一,內容偽跡明顯,從篇題到簡文,在在可疑之處;又有簡本數(shù)學文獻,書法拙劣,內容可疑,筆病連篇,實偽中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