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博物院春節(jié)前舉行的市民收藏義務鑒寶活動剛結束,年初三,南禪寺紫金古玩玉器城內(nèi)又迎來一場持續(xù)至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的為民免費鑒定咨詢大會。而就在上周六,紅星路上的無錫市文物交流中心,“家有寶貝”義務鑒寶活動也登場了,為廣大收藏愛好者提供服務。
整個2月份,三場免費鑒寶活動為2013年無錫收藏市場開了個理性收藏的好頭。相較于以前帶有盲目性的收藏熱潮,近幾年無錫的收藏市場發(fā)生了哪些變化?近日,記者深入收藏者中,聽聽普通收藏愛好者、資深藏家、古玩攤主、藝術品商店老板和鑒寶專家有何看法。
60萬收藏愛好者,收藏家不到百位
早年據(jù)市收藏家協(xié)會估測,無錫有收藏愛好者20萬左右,這個數(shù)字到今天是否發(fā)生了變化?“我大概算過,目前無錫包括江陰、宜興整個大市范圍內(nèi),有60萬收藏愛好者”,市收藏家協(xié)會常務理事、無錫資深藏家周晨分析,這60萬收藏愛好者中大部分是民間娛樂性的收藏,談不上儲蓄性,這個群體中,事實上只有百分之一的人即6000人是比較有經(jīng)驗和比較有實力的投資人,這些人中產(chǎn)生了一些比較成功的收藏者,他們分門別類地做著自己喜歡的收藏工作,但大多數(shù)還是以愛好為主。真正從事專業(yè)性收藏經(jīng)營的人數(shù)不過千人,而真正稱得上收藏家的,在無錫不到100位。
此番說法得到了自上世紀80年代起就開始收藏瓷器的無錫資深藏家張先生的認同,他認為,現(xiàn)在無錫搞收藏的,90%的人比較盲目,真正懂行的不多。“無錫收藏愛好者特別多,但級別都不高。”周晨坦言,絕大多數(shù)人搞收藏是為了賺錢,但他們并沒真正把收藏當成一種投資,也不按投資的客觀規(guī)律去操作,很多人容易走入迷途。但令人欣喜的是,隨著收藏市場逐漸規(guī)范,近幾年,無錫的收藏愛好者開始用心了。
藏家越發(fā)專業(yè),砍價越發(fā)厲害
每逢周一,聚有幾百家古玩地攤的南禪寺紫金古玩玉器城的二樓門庭若市,錫城幾十萬收藏愛好者都來這兒淘寶。今年67歲的蔣老伯退休前從事地質探礦工作,跟石頭打了一輩子交道的他,退休后搞起了玉石收藏。蔣老伯說,他一般不去古玩店買玉,因為古玩店的東西也大多來自這些地攤,能否淘到寶,關鍵還是考驗淘寶者的眼力。說著,蔣老伯從兜里摸出一塊鴛鴦形狀的灰色玉給記者看。“這是我今天的收獲,被我還到300元入手,如果是白色的,這塊東西要幾萬元。”蔣老伯稱,現(xiàn)在玉石中的白料基本都是韓料和蒙料,他淘到的這塊是正宗的新疆料,因為是灰色的,喜歡的人不多,才讓他給撿了漏。“假的多了,撿漏的概率就越來越低,雖然我是搞地質的,但還是得一邊學習一邊認識。”
“現(xiàn)在來淘寶的人都是有‘備’而來,喏,那個老先生用的放大鏡就是他特制的,簡直就是個顯微鏡嘛!”古玩攤主王先生在無錫擺地攤有八年了,周一至周三,他在無錫擺攤,其余時間“轉戰(zhàn)”上海、蘇州、杭州等地。他告訴記者,現(xiàn)在做無錫人的生意越來越難,因為無錫整個收藏大軍的專業(yè)水平在提高,眼光和口味更高了。“這幾年,無錫人偏向于收藏玉器的人多了,懂的人也多了。”
在各地擺攤這么多年,無錫藏家給攤主的最深印象是什么?問題一出,三四個攤主趕忙湊上來,連呼:“無錫人太會砍價!”據(jù)了解,這些攤主都來自外地,長期從事古玩交易的他們,對各地藏家都有評價。他們眼中的無錫人很富,但在收藏方面舍不得花錢,砍價很厲害。“總的來說,南方人搞收藏沒北方人爽快,這和性格有關吧。”
開始關注市場,交流更為廣泛
研究生時學藝術品投資專業(yè)的小劉,目前供職于無錫一家民營藝術機構。出于個人愛好,小劉收藏宜興紫砂壺有一段時間了。小劉說,為了搞紫砂壺收藏,他專門去宜興呆了很久,慢慢認識到什么樣的壺是好壺,看看當?shù)氐男星椋约阂矟u漸成了半個行家。小劉分析,如今的藝術品市場,在慢慢恢復理性。“吃虧上當?shù)娜硕嗔耍蠹視l(fā)現(xiàn),投資藝術品沒那么簡單。”小劉表示,現(xiàn)在紫砂壺的價格在慢慢降低,但來去也不是很大。大師的東西依然保持高價,幾十萬、上百萬,甚至過千萬的都有,他目前在玩的,都是一些自己覺得做得還不錯的、價格在千元左右的壺,并期待著這些壺能因在展覽中受到圈內(nèi)人的關注而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