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故宮的人間煙火味
“朕知道了”膠帶于7月4日推出,當天傍晚上架500盒,第二天就售罄,6日,又緊急進貨700盒,結果,半小時就售完了。倘若康熙再見奏折,說皇上“御批墨寶”已經(jīng)出宮,移位到了當代青年歡喜的膠帶上,大概會欣欣然,再提朱筆御批:“朕知道了”。
“朕,知道了!”“朕,知道了!”劉義抑揚頓挫地接著手機,匆匆走到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禮品店。
令他失望的是,貨架上貼著告示:“朕知道了”膠帶售完。新貨預計8月到。
臺北故宮博物院推出的這款紙膠帶,上書康熙皇帝的朱筆御批“朕知道了”。
“知道了”,是皇帝批閱大臣奏折時的常用語,意為所奏之事朕已知曉。
“太有創(chuàng)意了。把它印到膠帶上,庶民也可以喊‘朕知道了’。太爽了!”從四川到臺灣旅游的劉義說,“朋友剛還來電話,要我多買幾個回去送人。”
可是他不知道,“朕知道了”早已被人搶購一空。
700盒半小時就賣光了
“朕知道了”膠帶于7月4日推出,一盒膠帶有紅、黃、白三種顏色,售價為200元新臺幣(約合41元人民幣)。
臺北故宮禮品部經(jīng)理吳桂芳說:“當天傍晚上架500盒,第二天就售罄。6日,又緊急進貨700盒,結果,半小時就售完了。連我們內部同仁都沒有買上,要先考慮到顧客嘛。”
臺北故宮的文創(chuàng)商品有很多,但唯獨“朕知道了”銷售火爆,這讓吳桂芳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臺北故宮博物院登錄保存處處長金士先認為,“文創(chuàng)是自下而上的,必須貼近生活,才會有趣,才會有人買。你用玉做手鐲,永遠有人買,但做成翠玉擺件,就不一定了,因為玉鐲更貼近普通人的生活。文創(chuàng)最怕的是,生產(chǎn)者覺得有趣,買的人沒感覺。”
他說,“朕知道了”膠帶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將古老朝廷奏折中死板沉悶的文字與紙膠帶這個在青年人中非常流行的東西完美結合了起來,陡然有了生命,又俏皮又霸氣。
事實上,與“朕知道了”同時亮相的紙膠帶,還有金文、青銅器以及回龍紋三種圖案,但后三者的銷售均不溫不火。金士先分析說,“這說明其他幾種紋飾對普通民眾來說太過抽象,與當下生活沒有關聯(lián),引發(fā)不了聯(lián)想。”
文創(chuàng)從頭到腳
臺北故宮與90余家臺灣本土以及國際知名廠商合作,目前已推出了近2400種文創(chuàng)商品,包括“翠玉白菜傘”、“冰山一腳”潮襪、“富春山居圖”茶杯墊以及“宮樂美人胡椒瓶”等,可謂從頭到腳到廚具都充滿了活潑的生活氣息和歷史文化感。
沒能買到“朕知道了”膠帶的劉義,轉身買了一雙炫酷黑色“冰山一腳”秋天潮襪,說是要送給他親戚。“另外兩個顏色,粉紅和天藍色,太艷了點,恐怕穿不出來哦。”
典雅的“冰山一腳”連褲襪,巧妙地結合了北宋汝窯蓮花式溫婉的冰裂紋與南宋龍泉窯青瓷的細膩,讓這兩大中國官窯“瓷器”隨著女子秀美大腿的移動而游走四方。
而頗受臺灣本地顧客青睞的“翠玉白菜傘”,則是由一名17歲的少女設計的。這款半綠半白的晴雨兩用折疊傘,設計靈感來自于臺灣島炎夏午后的大雷雨,是2010年文創(chuàng)商品競賽的獲獎作品。
臺北故宮沒有自己專門的文創(chuàng)設計人員。它采用兩種方式獲得文化創(chuàng)意。“一是向社會公開征集文創(chuàng)提案,二是商家自己提案,再由專家和博物院有關人員組成的文創(chuàng)開發(fā)商品審查委員會進行審查。”金士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