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訊(文/圖 記者 賈書章)別樣花卉別樣情
僅有十來個平方的畫室,也是他家的客廳,一個畫案占據(jù)了差不多一半的空間,畫案旁邊放著沙發(fā)和小茶幾,是他會客品茗的必備之物。畫室的墻壁上掛滿了他新創(chuàng)作的國畫作品,有的墨跡未干,尚未來得及題款。畫案另一邊是他留存的畫稿,足有一人多高,那是他經(jīng)年的汗水和心血的凝結(jié),見證著一個勤奮畫家的勞作成果。
畫室雖陋,但只要胡惠民靜下心來,展紙潑墨,那清瘦的臉龐立時精神煥發(fā),畫筆所及之處,牡丹競艷,秋菊吐蕊,翠竹挺拔,山水清幽深遠,氣象萬千,就連空氣中彌散的淡淡的水墨清香,也仿佛山間泥土的氣息,讓人頓生超然物外之感,有飄飄欲仙之意。
在商洛,胡惠民先生的牡丹畫是出了名的。他善用充足的水墨,生動傳神地展現(xiàn)牡丹在經(jīng)歷了嚴寒的鍛打之后內(nèi)在的蓬勃生機,每一片花瓣都顯得很有力度。他之所以不惜筆墨表現(xiàn)旺盛期的牡丹,極盡花艷之事,是在用牡丹的艷與濃追求一種生命的鮮活。
細細品讀胡惠民先生筆下的牡丹,最令人賞心悅目的是畫中的一點胭脂紅在水墨的漫漶下,漸漸地浸潤開來,一點,兩點,三點,于萬綠叢中遙相呼應(yīng),艷而不俗,媚而不嬌,鮮而不妖。在水墨交融中,花與花之間,葉與葉之間,皆疏密有度,濃淡相宜。花與花仿佛在春風中脈脈含情,嬌羞欲語?;ò晟系某柯叮К撎尥?,恰似美人佩戴珠玉裊娜走來,高貴典雅,靈動飄逸。一花獨放,百花失色,怎能不令人心境曠達,蕩氣回腸?
癡愛書畫一青工
上世紀60年代末,胡惠民被下放到商州黑山一個偏遠的農(nóng)村。7年的農(nóng)村生活,對他來講既是一場磨難,又是一次很好的鍛煉,為他后來參加工作繼而走上藝術(shù)道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1975年12月,國家落實居民下放政策,胡惠民到商洛紙廠參加了工作。他不挑剔工種,廠里分配啥工作他就干啥工作,單是在鍋爐房就踏踏實實干了3年,后來到維修車間和消防隊工作,都受到過領(lǐng)導的表揚。一個偶然機會,胡惠民得到一張鄭板橋的墨竹圖,忽然感到眼前一亮,就用草棍在地上認真地臨畫起來,從此一發(fā)不可收,對繪畫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家兄指點下,他一邊當工人一邊學習畫畫。
職工宿舍里住了3個人,他要畫畫時,就把被子卷起來,在床板上鋪一張牛皮紙,再鋪一些報紙,就成了他的“畫案”。由于當時條件限制,胡惠民幾乎沒有可以臨摹的書畫作品,一張電影畫報、一片煙盒、一個火柴盒、一個報紙插圖,都成了他臨摹的范本。
胡惠民的勤奮得到了廠領(lǐng)導的肯定,他被調(diào)到工會、黨委辦當政工干事,搞企業(yè)文化宣傳工作。他把廠里的8個宣傳櫥窗都給辦了起來,有文學作品、書畫欣賞等內(nèi)容,每年的“五一”、國慶、春節(jié)??粌H是本廠職工文化生活的樂園,也吸引了其他單位的職工前來學習、欣賞,成了文化饑渴年代一道難得的風景。胡惠民在廠里搞企業(yè)文化宣傳工作達21年,還把幾名工人引上了書畫創(chuàng)作的道路。
因為畫花卉,胡惠民成就了自己的美好姻緣,這也是他人生的一段佳話。夫妻倆在工作和生活中互相理解,相互依存,一起攜手走過人生的風風雨雨。
歷經(jīng)坎坷藝術(shù)路
胡惠民癡迷于畫畫,一本《芥子園畫譜》,他愛不釋手,一有空閑就拿來臨摹,十多年間不知臨摹了多少遍,使他的繪畫技法具備了扎實的功底。后來,他對石濤、徐渭、八大山人的繪畫作品產(chǎn)生了興趣,臨習一段時間之后,他發(fā)現(xiàn)自己心底里還是喜歡鄭板橋的作品。作為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的畫“不泥古法,不執(zhí)己見,惟在活而已”,胡惠民就拜鄭板橋的作品為師,終日研習,使自己的筆墨技法日漸嫻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