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城長安
在十三朝皇都和詩歌發(fā)生關聯(lián)后,我更傾向于叫出它的舊稱——長安。漢唐長安、今日西安,不僅是一座偉大的古城,更是一座詩歌的圣城。
盛世大唐風流長安,北臨渭水芳草萋萋,南接終南古木蔽天,不僅是最適宜人居的地方,更是一座享譽世界的詩城。大氣磅礴的長安城里,文人雅士互贈詩篇,樂工譜寫歌妓傳唱,刻詩抄詩蔚然成風。只要你詩寫得好,且身處長安,很快會名動長安、名動天下。極目處,在通往長安的大道上,擠滿了前行的詩人們;長安的城門,永遠為才華橫溢的詩人敞開著。
置身21世紀的今天,在很多人哀嘆詩歌式微時,我要說:詩歌從未離開過西安,長安城一直都有詩相伴。遠的不說,就說這半個月的事吧——當方明、殷之光、吳京安、徐濤等朗誦藝術家吟詠之音還未消散時,詩人余光中挾裹著阿里山的云彩從海峽彼岸踏浪而來,用一個詩人的口氣和語感,訴說著對這個世界的感受,讓聽的人也跟著慢下來,并用心體會瞬間發(fā)生的詩意。
這個時代發(fā)展得太快了,讀詩卻能讓我們靜下來。只有把心靜下來,我們才能看清來路和去處。在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背景下,要復興漢唐古長安的榮光,就應以自由寬闊的胸襟,把西安建成一座無與倫比的詩城。很多唐代詩人不僅住在長安,其詩作也多是在長安創(chuàng)作并流傳的,長安和陜西也是唐詩的重要素材,所以長安是詩城的不二之城。而設立官方的長安詩歌節(jié),以賽詩會、吟唱、表演等多種形式,借鑒曲江立詩碑、詩燈柱的形式,使街道路牌、文化墻等成為詩歌載體,讓西安處處散發(fā)出詩的芬芳,引領市民形成人人都愛詩的風氣,無疑是一樁功在千秋的善事。(西安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