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中的蘇北,空氣中彌漫著透心的寒意。
1月15日下午4點,剛剛結束上海演出的谷好好,還沒來得及卸下頭面、脫下戲鞋,就一頭扎進了汽車,直奔三百多公里外的鹽城而去。一路上,她邊整理戲服邊祈禱著不要堵車,為節(jié)省時間,連喝水吃飯也免了。
谷好好形容這四個小時的車程,“簡直就是在‘夜奔’”。
自2005年梅花獎藝術團成立以來,在中國文聯(lián)、中國劇協(xié)組織下“送歡樂、下基層”的惠民演出公益活動,已持續(xù)十年之久,谷好好隨之“東奔西走”的時間就有八年。“我是一個年輕的老同志了。”她邊喘氣邊笑著說。
相 比之下,正在隔壁化妝間等待壓軸上場的劉長瑜,才是真正的元老。作為首屆梅花獎得主,從建立之初就跟團演出的劉長瑜,如今已年逾古稀。接受采訪的時候,她 不時地在咳嗽。一旁的學生陳靜告訴記者,長瑜老師這次是帶病來到鹽城的,因為她始終堅持:唱《紅燈記》,怎么能少了她?
“鹽城是新四軍抗戰(zhàn)史上的革命圣地,今年也是抗戰(zhàn)勝利七十周年,我來鹽城就是為了唱《紅燈記》。”作為李鐵梅最經(jīng)典的扮演者,劉長瑜對這出戲有著特別的感情。
“一定要把‘紅燈’代代相傳。”她以樣板戲中那種斬釘截鐵的口吻說道。
代表著戲劇界最高的藝術水準的梅花獎藝術團,成員多是各地劇團老資格的“頂梁柱”。然而,這次來到鹽城的近二十位梅花獎得主中,也不乏脫穎而出的青年新秀。排在第一個出場的陳小朵就是其中之一。
“在名家云集的梅花團里,我只是個新人。”面對異彩紛呈和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戲曲,陳小朵是謙遜的。她稱,自己從事的歌劇演唱,亟待從傳統(tǒng)文化中吸收養(yǎng)分和地氣,“需要努力的地方還很多”。
自稱“新人”的還有作為中生代的二度梅獲得者,紹興小百花越劇團副團長、越劇名伶吳鳳花。
“我 是一個70后演員,同時也是資深戲迷。”談到當晚能和偶像級的老師同臺演出,滿臉彩妝的她掩飾不住內(nèi)心的喜悅。可是很少有人知道,長年的帶妝演出導致汞鉛 中毒,一度給她帶來身體和心理上的巨大痛楚。談及此事,她只是淡淡一笑:“我只希望把舞臺上最美的一面呈現(xiàn)給觀眾,別的都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