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鮑鵬山炮轟《孔子》有“六宗罪”,其中一條就是說,電影里孔鯉第一次出場時,字幕錯打成了“孔鋰”。這個小錯誤,是錯得很不應該。
孔子發(fā)憤苦讀,果然“三十而立”,開始自己授徒講學了。凡有送上一點“束修”(作為見面禮的臘肉)的,他就收為學生,連一些魯國大夫也前來向他學習禮儀??鬃愚k學,打破了以往“學在官府”的教育壟斷,開了私學的先河。
機智果敢地處理外交事務
自魯宣公之后,魯國的國政,就操控在大夫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三家的手中。因為三人都是魯桓公的孫子,故稱為“三桓”??鬃訉θ业倪@種僭越行為,表示很憤慨。后來魯國發(fā)生內亂,孔子就去了齊國。齊景公很欣賞孔子,曾向孔子問政??鬃诱f了他對于理想秩序的理解,即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然后又說“政在節(jié)財”,表達了他關于廉潔施政的理念。
可惜齊國的國政也操于權臣之手,孔子沒有找到仕進之途,便又返回魯國,“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各國都有前來求學的學生。
一直到魯定公九年(前501年),51歲的孔子才被任用,當上了“中都宰”。中都,在今山東省的汶上縣;“宰”就相當于縣長。因為政績突出,第二年就躍升為司空(建設部長),隨后改任大司寇(司法部長)。
不久,齊魯兩國的國君舉行“夾谷之會”,孔子擔任魯定公的助手。在外交活動中,孔子機智果敢,粉碎了齊國想用武力劫持魯定公的陰謀,還迫使齊國歸還了侵占的汶陽之地。
魯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準備抑制“三桓”勢力,提出了“隳三都”的計劃,要拆掉“三桓”在各自私邑逾制修建的大城,但最終只拆了兩座城墻,余下一家因進行了激烈反抗,故而沒拆成。
周游列國“若喪家之狗”
在魯國,孔子感到終究難以施展政治抱負,于是帶領顏回、子路、子貢、冉有等10多名弟子,開始了長達14年的“周游列國”。是年,孔子已經55歲了。
孔子先到了衛(wèi)國。剛開始受到衛(wèi)靈公的禮遇,但后來衛(wèi)靈公聽信讒言,對孔子起了疑心,孔子為避禍而前往晉國,結果在路上兩次被困,又逢晉國發(fā)生內亂,只得再返回衛(wèi)國。在此期間,他出于禮節(jié)上的考慮,去見過衛(wèi)靈公的夫人、美貌而多情的南子。此事的內幕撲朔迷離,至今還引得眾說紛紜。
孔子終究還是離開了衛(wèi)國,經曹、宋、鄭至宋。宋國司馬桓魁欲殺孔子,孔子又微服跑到了陳國,這一年孔子已60歲了。在陳國住了三年后,遇到吳國來攻,孔子只好又帶著弟子離開。
據(jù)《史記》記載:最后是楚昭王慕名來聘孔子,陳、蔡兩國的大夫怕楚國一旦重用孔子,將對本國不利,就指使服勞役的人圍困孔子,致使孔子師徒絕糧七日。最后子貢去找到了楚國人,楚國人揚言要派兵來迎孔子,師徒們才得以脫身。楚昭王以隆重的禮節(jié)迎接了孔子,但并未給他官做。不久楚昭王死,孔子就在 64歲時又返回衛(wèi)國,受到“養(yǎng)賢”的禮遇,但仍不見用。
魯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弟子冉有回到魯國任職,率軍戰(zhàn)勝齊軍。在冉有的努力下,魯國君臣將孔子迎回,尊以“國老”,但終未重用。
自強不息的理想主義者
孔子晚年專注于整理文獻和從事教育,相傳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讓孔子很有些傷感的是,孔鯉、顏回、子路竟先于他而離世。魯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病逝,享年73歲。
孔子一生安貧樂道,在周游途中曾這樣形容自己:“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在周游列國時,幾次被困,險些喪命,但他并不灰心,仍樂觀向上,堅持自己的理想。有鄭國人說他“累累(頹喪、憔悴)若喪家之狗”,他欣然大笑,說:“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意思是說:模樣是小問題。不過說我像喪家犬,確是這樣的,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