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年間,山東清河縣的一個大戶人家有個使女,小名喚做潘金蓮。這潘金蓮的出身很苦,父母無考,很可能是極其貧困的家庭因為無力撫養(yǎng)幼女而將她賣入大戶人家為奴的。如果潘金蓮能平平安安地在大戶人家里當一輩子下人,沿著"使喚丫頭--高級婢女--老媽子"的路線發(fā)展下去,她的命運會比父母好許多。遺憾的是,潘金蓮這個丫頭長到二十余歲的時候,竟然姿色出眾、貌美如花。
潘金蓮怎么個漂亮法呢?《水滸傳》說她是:"眉似初春柳葉,常含著雨恨云愁;臉如三月桃花,暗藏著風情月意。纖腰裊娜,拘束的燕懶鶯慵;檀口輕盈,勾引得蜂狂蝶亂。玉貌妖嬈花解語,芳容窈窕玉生香。"
施耐庵老夫子寫的潘金蓮美是美,怎么讀起來老感覺有點"招蜂引蝶"的風情味,例如"暗藏著風情月意"、"勾引得蜂狂蝶亂"等。實際上,施老夫子這么寫是主觀臆斷,潘金蓮并非水性楊花之人。當大戶主人貪戀潘金蓮的美色,纏著她,威逼利誘她上床的時候,潘金蓮并沒有半推半就,也沒有忍辱負重地屈從,而是剛烈地把這件事情抖了出來,告訴了家里的女主人。她表示絕不依從主人的玩弄。想必這個大戶是個怕老婆的主兒,因為這事被老婆訓(xùn)得服服帖帖。老婆讓他趕緊把潘金蓮嫁出去,他記恨于心,找了在縣里賣燒餅的武大,倒賠上嫁妝,不要武大一文錢,將潘金蓮嫁入了武家。大戶選擇武大,就是為了懲罰不上鉤的潘金蓮。因為這個武大郎,身不滿五尺,頂著個大腦袋,面目丑陋,形象滑稽可笑。清河縣給短矮的武大起了個綽號"三寸丁谷樹皮"。大戶想,你潘金蓮不愿意和我好,我就讓你鮮花插在牛糞上,惡心你一輩子。
潘金蓮必須接受這段指定的婚姻,她沒有其他選擇。
如果潘金蓮和武大平平安安地過一輩子,那么這將是一段很傳統(tǒng)、很符合儒家道德標準的婚姻。雖然沒有什么值得大書特書的內(nèi)容,卻是北宋社會給潘金蓮設(shè)計的最好的命運。潘金蓮會老死,成為族譜上的"武潘氏"。關(guān)鍵就看潘金蓮愿意不愿意沿著這條社會允許的正常道路生活下去了。潘金蓮覺得這段婚姻有兩個不足。首先就是武大太懦弱本分了,賺不到錢不說還常被人欺負。一班小人常常在武家門口叫喊:"好一塊羊肉,倒落在狗口里!"武大后來在清河縣住不下去了,搬到陽谷縣紫石街租房居住,每日仍舊挑賣燒餅。其次,結(jié)婚多年后他們都沒有愛情的結(jié)晶:孩子。其中的責任在武大,而不是潘金蓮。武大在生理上滿足不了潘金蓮。社會不允許潘金蓮把生理上的不滿足表現(xiàn)出來,但潘金蓮在心里無法釋懷。
當?shù)谝欢位橐龅牟蝗缫庠谛闹兄饾u累積的時候,潘金蓮遇到了小叔子、武大的弟弟武松。
與哥哥完全不同的是,"武松身長八尺,一貌堂堂,渾北宋蘇漢臣貨郎圖。武大郎就是北宋社會中無數(shù)貨郎中的一個。身上下,有千百斤氣力"。武松因為赤手打死了景陽岡上的老虎,名揚全縣,還做了縣衙里的都頭,在潘金蓮眼中就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大人物。當潘金蓮第一眼看見武松的時候,就在心里尋思道:"我嫁得這等一個,也不枉了為人一世!說他又未曾婚娶,何不叫他搬來我家里?。坎幌脒@段因緣,卻在這里!"于是,她張羅著讓武松搬到家里來住,好發(fā)展感情。不論武松歸遲歸早,潘金蓮都"頓羹頓飯,歡天喜地服侍武松"。但武松是個直性的漢子,只把潘金蓮當做親嫂嫂相待。吃飯的時候,潘金蓮一雙眼只看著武松,武松知道嫂子的心思,只是低著頭,不去理會。
一個是小叔子,一個是親嫂子,潘金蓮的這第二段感情一開始就是畸形的,非法的,不會有好結(jié)果。然而,潘金蓮不死心。她對愛情和理想非常認真,在一個下雪的日子,在一個銀鋪世界玉碾乾坤的純潔日子里,潘金蓮決定攤牌。這一天,武大被打發(fā)出去賣燒餅了,武松中午就早早回來了。潘金蓮早買下了酒肉,在家里準備了一盆炭火,心里想著:"我今日著實撩斗他一撩斗,不信他不動情。""那婦人獨自一個,冷冷清清立在簾兒下等著武松歸來。"看到武松的影子,潘金蓮揭起簾子,笑臉相迎。等武松坐定后,潘金蓮關(guān)上家門,把酒、果品、菜蔬搬到武松房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