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濱州市駐地的東城區(qū)早先叫“北鎮(zhèn)”,因緊臨大清河北岸而得名,與南岸的蒲臺縣城(現(xiàn)濱州蒲湖水庫)隔河相望,是魯北濱海一帶著名的重鎮(zhèn)和水旱碼頭。1855年黃河決口奪大清河入海至今,這里仍商賈云集、繁榮興隆,是黃河三角洲地區(qū)最大的商貿(mào)流通聚集地。
舊時,北鎮(zhèn)高家胡同有一同族人家,父母俱亡,撇下兄弟四個,乳名分別叫大升、二升、三升、四升。大升、二升幼年凍餓早亡,三升、四升靠乞討度日。高三升長到十五、六歲,身體高大粗壯,憨頭憨腦,由于飯量大,成天餓肚子,見闊人吃喝冷不防搶來就吃。冬日某天,街頭有個賣秫秸的,三升偷抽了幾棵想晚上烤火,結果被賣主發(fā)現(xiàn)扭著就打,三升因偷了人家理虧,不敢還手。賣主不解氣,竟朝三升小腹猛踢一腳,三升當場休克,經(jīng)好人施救,才蘇醒了過來,并無大礙。其族長既氣憤又憐憫,把三升叫到跟前訓斥一頓,當即拿出一定盤纏,讓三升外出闖蕩謀生路。
那時,濱州一帶人外出闖蕩大都去天津,叫下天津。三升上路后琢磨惟有投軍才是上策。走了沒多遠,遇上一位衣衫襤褸、清瘦黝黑的男孩坐在路邊哭泣,三升追問方知男孩姓刁,名鴻圖,在一油坊打短工,因天冷出油少,東家硬說他妨的被趕了出來。三升勸道:“你沒聽說書嗎?叫花子薛平貴投軍當了王爺。我叫三升,你叫鴻圖,咱倆一起去投軍,說不準會有出息。”刁鴻圖便隨三升下了天津。
1894年甲午戰(zhàn)敗,袁世凱毛遂自薦當上了新軍監(jiān)軍,將招募的七千新軍編為左右兩翼,隸屬榮祿的武衛(wèi)右軍。曹錕任武衛(wèi)右軍右翼步兵第一營幫統(tǒng),馮國璋為督操營務處總辦。高三升、刁鴻圖到了天津,正值袁世凱招兵,他倆應募入伍,三升遂請人起了個學名叫高在田。他個頭高力氣大,自幼受難,訓練能吃苦,平時很勤快,且憨厚仗義,很快贏得了士兵和軍官們的喜歡,他所在軍隊上上下下仍叫他高三升。
1898年,北洋軍閥為整飭軍紀,在天津舉行了一次大檢閱,軍機大臣榮祿親臨檢閱,袁世凱為點名官,點到誰,誰出列后入新列。不知怎的把高三升漏了,三升急了,便跑步上前大聲喊道:“報告大人,還要不要三升?”其聲如洪鐘,頓時引起了全場官兵的注目。袁世凱猛然驚訝,連聲說道:“我要三升!我要三升!”袁世凱迷信,認為高三升的喊聲是大吉大利的讖語,暗自稱喜。事也巧合,袁世凱自這次檢閱后時來運轉,青云直上。1899年升任山東巡撫;1900年,八國聯(lián)軍進犯京津,榮祿的武衛(wèi)前、后、左、中四軍幾乎全部崩潰,而袁世凱的武衛(wèi)右軍進駐山東后卻得到了發(fā)展壯大;1901年11月7日李鴻章病逝后,袁世凱升任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果真連升三級。因此,袁世凱對高三升格外賞識和器重。高三升忠勇有加,也連連“三升”。
1900年凌汛,北鎮(zhèn)上下河段告急,袁世凱前來察看凌情,問高三升:“你故鄉(xiāng)有啥名吃?”利津水煎包、蒲臺面和濱州鍋子餅,高三升以前雖沒吃過,但卻知道,張口說來。袁世凱一一品嘗,連連叫絕。經(jīng)高三升請求,孤獨在家的高四升隨即從軍。袁世凱回京后的某天,帶親兵赴天津在狗不理包子館吃喝,完畢后剛出門,一革命黨人向袁世凱投去了一枚手雷,“嘶嘶”地冒著青煙。高三升手疾眼快,一腳將手雷踢飛,順勢將袁世凱按在身下,“轟”的一聲巨響,袁世凱雖受驚嚇但安然無恙,高三升卻被炸傷了臀部,從此,袁世凱對高三升更是喜愛有加。
1912年,袁世凱成為中華民國大總統(tǒng),下令選拔身材魁梧、相貌不凡的忠勇之士充當總統(tǒng)侍衛(wèi),高三升榮升侍衛(wèi)管帶。1916年6月6日,袁世凱稱帝“洪憲”83天,在舉國上下一片討伐聲中命歸黃泉。之后,段祺瑞、馮國璋、曹錕等輪流執(zhí)政,他們都是高三升的老上司,三升仍然得寵。段祺瑞執(zhí)政時,高三升已升任副督統(tǒng),相當于中將,高四升也一躍成為騎兵營長。三升原籍濱縣不少人也前去巴結,縣會會長劉殿鰲,當了高三升的軍法官;北鎮(zhèn)商會會長王綬彩當了高三升的軍需官;同族紳士高鳳齡當了高三升的書記官。不久,高三升被任命為西北邊防軍副司令駐張家口,由于司令徐樹錚是段祺瑞的智囊人物,段離不開徐,高三升獨攬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