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yè)主因為房價下跌而導致的抗議行動,輿論普遍稱為“房鬧”事件。在史上最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下,從2012年初開始,全國范圍內的房價下跌開始出現,面對地產商的主動降價,已購房的老業(yè)主到底該不該鬧,不斷出現的“房鬧”事件又會給全國的樓市調控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據報道,今年以來因房價下降而產生的“房鬧”事件,在杭州已經發(fā)生了近20起。事實上,因房價下降老業(yè)主不滿而引起的“房鬧”沖突各地都在發(fā)生,業(yè)主們激動的理由,同樣是因為房價嚴重縮水。
面對“房鬧”,不乏同情聲音,剛買房沒多久,房價一下子被打了八折,甚至七折,短時間虧本幾十萬,已買房人的“痛苦”成為將要買房人的“幸福”。 房價下跌,縱使業(yè)主的要求不符合合同,也會鬧,這是利益驅使,也是“中國式”求解問題的一種方法,且常常管用。但是,買了東西之后不愿賭服輸,漲的時候好像沒人有意見,一旦自己虧了的時候就堅決要有意見,這與市場經濟是相悖的。
同樣是市場行為,股民能接受“股市有風險”的理念和結果,為什么購房業(yè)主就可以不履行合同?因此,做“房鬧”搞“維權”,不愿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市場風險,是對合同法律效應的漠視,是缺乏契約精神的表現。估計今天“房鬧”當中的人在幾年前可能半夜排隊、排號搶房,認為房價一定會漲,一旦房價下跌,轉眼成為“房鬧”。在成熟的市場經濟環(huán)境下,出現“房鬧”的行為幾乎是很難。當然,在房地產價格和房地產市場方面,我們必須承認政策的變化也是市場風險當中的重要因素。
事實上,眼下在很多大中型城市,已經有不少開發(fā)商都在采用補償老業(yè)主的方式,來安定大家的情緒,拿出資金補償給老業(yè)主,開發(fā)商慷慨老業(yè)主歡心,看似皆大歡喜的背后,在某種意義上讓購房者敢于高位出手,這實際上給市場一個不怕降價的信號,不利于房價回歸合理價位。而另外一些地產商則打出了“保價開盤”降價雙倍賠差價的信息,但是這些承諾最后一旦無法兌現又會產生一個又一個情緒激烈的“房鬧”。
毫無疑問,“房鬧”違背基本的契約精神,但是,現在的很多新房銷售是期房銷售,購房者還沒住進房子,就已經買單,房價下跌,1月份買的房子還比別人4月份買的每平方多了4000塊錢,這對很多人講都是不合理的,以此在遵守契約的同時,目前的期房銷售也應該實現轉變。
今年是中國紀念市場經濟20周年,而我們每個人內心對市場經濟又有多少尊重呢?中華房商合作聯合會主席賈臥龍說,從令人同情的弱勢群體,到如今咄咄逼人的“房鬧”,他們已經在無疑中成為阻止房價下跌的“釘子戶”,希望今天的準購房者們能夠三思而行,不要成為明日的“房鬧”。(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