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斐爾的《自畫像》
美術作品中的自畫像不僅是藝術家對自己的理解和需求的表達,更是藝術家表達內(nèi)心的一種獨特方式和對自我的一種詮釋。通過研究自畫像,能更深入了解藝術家的精神內(nèi)涵。
中世紀時期,被譽為“歐洲繪畫之父”的喬托首開先河地在神圣不可侵犯的宗教繪畫上繪入自我的形象,雖然相當于只給作品進行了署名,但是這一壯舉在歷史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拉斐爾是文藝復興美術三杰之一。拉斐爾善于肖像畫,在拉斐爾的《自畫像》中,畫家所描繪的自己瘦瘦的臉龐,有著溫婉而卷曲的頭發(fā),給人以柔弱的感受;而那唯美細膩的眼眸深處,更是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憂郁和迷茫有意無意間望入觀畫者的內(nèi)心,讓人心悸。
荷蘭的倫勃朗是自畫像史上的一個奇跡,其自畫像的數(shù)量是非常驚人的。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他一生當中畫了多達60多幅油畫自畫像,其余形式的自畫像也有30余幅。并且倫勃朗的自畫像是有歷史性的,通過倫勃朗的自畫像可以看到他一生的起伏變化,他的自畫像像日記一樣記錄了他人生的每一個階段。
作為19世紀最杰出的藝術家凡·高,熱愛生活卻倍感生活的艱辛。一個藝術家的心路歷程會在其藝術作品上有所體現(xiàn),凡·高的畫就很好地體現(xiàn)出了這一點。凡·高的自畫像貼切地反映出了其精神世界——瘋狂中充滿激情。
20世紀的表現(xiàn)主義更加強調(diào)藝術家的主觀精神和強烈的感情表現(xiàn),代表人物蒙克在自畫像《吶喊》中的自身形象可以說是一種徹底的變革。他站在橋上驚恐萬分地大聲吶喊,天邊的云彩被賦予了生命,像血一樣鮮紅奪目,同時也宣泄著藝術家的心聲。
自畫像的歷史經(jīng)歷了近8個世紀,隨著自畫像的自我意識的增強,隨著畫家審視自身的表達方法不斷更新、對生命的領悟愈加深刻,自畫像藝術也不斷傳承、發(fā)展,成了藝術家不可或缺的表達方式之一,體現(xiàn)了藝術家與自我的對話、對社會的反抗和對生命的執(zhí)著。自畫像的形式和內(nèi)容是很普通的,但是自畫像的精神內(nèi)涵卻是非常豐富的。通過研究自畫像與藝術家進一步溝通,能夠了解藝術家的真正意圖及其要表達的精神內(nèi)涵,從而探尋藝術家的內(nèi)心世界并與之相會。(新華每日電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