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固定了專業(yè),也可以跨專業(yè)交叉學習。學院并不要求學生必須完成某一專業(yè)的所有專業(yè)課程,如果導師同意,完成兩個或3個專業(yè)的部分課程也可以畢業(yè)。
陳旸覺得,過去辦少年班像開食堂,現(xiàn)在更像是開飯店,“你可以點菜,想吃什么,我們來做,不能滿足的,還可以通過國際交流的方式來實現(xiàn)。”
自由發(fā)展——智商高的孩子也最會玩兒
“少年班的學生最會玩!”這幾乎是科大人的共識。
2009年學校迎新晚會的節(jié)目單顯示,整臺晚會共有20個節(jié)目,少年班同學參與表演了7個。此外,全校70多個社團中,10個社團的負責人出自少年班。
相比學習成績,少年班同學更樂意介紹其他方面的“輝煌戰(zhàn)果”:近四屆“巾幗杯”女足邀請賽,取得一次冠軍,兩次亞軍,一次季軍;每年的學校辯論賽,少年班多次奪冠;2009年校田徑運動會上,少年班學院代表隊男女團體總分奪得第三名……
“我們當時比他們土多了!”少年班畢業(yè)后留校的李震宇老師非常羨慕如今的少年班同學。在他看來,師弟、師妹們愛好廣泛,注重全面發(fā)展,“一旦對某一領域產(chǎn)生興趣,就會深入下去”。
來自哈爾濱的張皓宇,中學時曾在教室外的走廊里玩過“火把變玫瑰”,轟動全校。進入少年班后,他購置了不少裝備,繼續(xù)鉆研魔術。現(xiàn)在,這名“魔術師”的表演成為校園晚會的壓軸節(jié)目。
趙若燦酷愛唱歌,擅長作詞作曲。憑借一首原創(chuàng)歌曲,他一路過關斬將,勇奪校園歌手大賽冠軍。現(xiàn)在,他已成為下屆“炫音社”掌門的不二人選。
王憲思加入“民樂團”后,苦練琴技,拿到了業(yè)余10級證書,并且成為副團長。“科大沒有藝術特長生,所以我們不會被專業(yè)選手‘秒殺’。”剛滿18歲、即將畢業(yè)的王憲思一臉的得意。
這個自稱“過去不喜歡和陌生人說話”的男孩向記者坦言,大學4年,通過社團活動的鍛煉,提升很快。“否則,今天同樣不會開口和你說話!”
“一些少年班的畢業(yè)生反饋,剛工作的10年里,常常遇到發(fā)展的瓶頸期,這期間他們感到,智商不是第一位,包括情商在內(nèi)的綜合素質(zhì)才是最重要的。”中科大黨委副書記鹿明介紹,少年班學院因此特別注重學生其他方面興趣和能力的培養(yǎng)。
自由與控制——少年班家長QQ群里“諜影重重”
小小年紀,離開家長的監(jiān)督,來到一片嶄新的天地,有初來乍到者歡呼:“自由了!”
不過,面對開放自主的學習方式與自我管理的大學生活,不少同學也有了“自由的煩惱”。好在少年班學院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導。
少年班學院“點將”,從全校各院系中聘請62位“一線”的中青年教授作為“學導”,指導同學選課、選專業(yè)、制訂學習計劃,幫助他們了解科研動態(tài)、確定課題。
每個工作日的下午,都會有一名“學導”坐鎮(zhèn)少年班,接受學生問詢。“想進實驗室,要寫推薦信,也可以找他們。”一位同學悄悄地說,“這可是額外的資源,得主動爭取!”
在生活上,少年班宿舍樓實行班主任輪流值班制,班主任每天深入宿舍樓,了解學生的學習、思想、生活情況,如果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地與家長溝通。
而在“千里之外”,少年班同學的一舉一動,家長可盡收眼底,這其中的法寶便是“QQ群”。
當初帶孩子參加復試,老爸、老媽們相互結識,為了繼續(xù)溝通,發(fā)起建立了“少年班家長群”。后來,班主任也被拉了進來。雖然每位家長之間并不是很熟悉,但他們對每個孩子的名字都耳熟能詳,因此在群里,家長借助孩子的名字來命名:“××的爸爸”、“××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