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以8.3的位置,頂著全區(qū)中考狀元的光環(huán),走進市內一所人人向往的名校;三年后,帶著525分成績鎩羽而歸,落榜一本線。昨日,已經調整好心態(tài)的張宇(化名)坦然地接受了記者采訪。
學校是好學校 但不適合他
“高中的學校是一所好學校,但不適合我。”張宇說。
小學到初中,張宇一直生活在父母身邊。進入市區(qū)學習,父母無法相陪,張宇只有選擇住校。適應住校,學會打理自己生活起居,張宇就花了很長一段時間。
最讓張宇難適應的是與以往迥然不同的教學風格。以前從小學到初中,老師對學生的學習安排得滿滿的,只要跟著老師走,就可以取得好成績。新學校給了學生們很多的自主學習時間,沒有老師指引,這一點張宇用了三年時間都沒有完全適應過來。
“我每放一次假,就感覺和同學拉開一截差距。后來我才曉得,同學們假期個個都在外培優(yōu),只有自己在真正放假。”
學習掉隊 反思三大原因
張宇沒有把責任推給學校,他反思了學習掉隊的三大自身原因。
首先是自制力不夠。學校周圍吃的、玩的、逛的、看的很多,學習以外的誘惑也很多。學校管理比較自由,身邊又沒有大人管著,情不自禁就被同學帶出去了。
第二是找不到班級歸屬感,很壓抑。 “班上同學大多是從本校的初中升上來的,成績最好的也是他們,他們經常在一起。我們這些來自其他城區(qū)的學生就像外來戶,常常被排斥在班級之外。”張宇說。
第三點,得到老師的關注很少。老師通常只關注到班上的前十名,對于后面的學生沒有批評,也沒有鼓勵。“這讓我們這些從小學到初中受慣老師關注的學生,感覺到很大的落差,對我們學習的勁頭和信心影響很大。”張宇說。
“我希望給學弟學妹們一個老掉牙的忠告,適合自己的學校才是最好的學校。”
每年都有一批“張宇”
“像張宇這樣令人惋惜的例子,我們區(qū)每年都有一二十個。”武漢經濟開發(fā)區(qū)一中副校長劉建祥說。
據了解,武漢經濟開發(fā)區(qū)一中多年來一直在跟蹤“外流尖子生”的成才情況。他們跟蹤的結果是:六七成學生高考(微博)不理想。
以本屆高考為例,當年中考前二十名,只有2人留在開發(fā)區(qū)內,另18人進入市區(qū)名校。高考成績(非完全統計)追蹤顯示,外流的學生最高分625分,絕大多數的成績在580-590分左右,最失敗的高考成績不足500分。
東西湖區(qū)數據也顯示:當年中考全區(qū)前50名,只有10人留在區(qū)內;外流尖子中,學校能夠跟蹤到成績的25人,最高分理科623分,大多數成績集中在560-580分左右。而留下來的學生中,理科最高考了648分,文科更是考了633分。
幾個區(qū)的統計表明一個普遍現象——尖子生“移栽”成活率不高。
“尖子生外流,其實還是看好市區(qū)名校的升學率,特別是清華、北大等名校的升學率,這無可厚非。但是尖子生在擇校時,也應該看到風險,名校并不是保險箱。一定要充分考慮自己與學校之間是否適應。”東西湖吳家山中學校長何建明說。
武漢經濟開發(fā)區(qū)一中副校長劉建祥認為,高中只有三年,時間緊任務重,快適應,少折騰,是關鍵。
“過往的事例一再表明,學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環(huán)境中,有良好的學習氛圍,按自己習慣的學習方式學習,更容易成功。”劉建祥說。(武漢晚報 周銳 陶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