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少年宮是孩子們心向往之的“樂園”,但近年來,一些少年宮涉足奧數(shù)、英語等輔導培訓,甚至與社會上的培訓機構無異,讓原本的歡樂純真變了味兒。
相比18日北京市少年宮火爆的報名場面,可是又有多少孩子是出于“興趣”來上興趣班呢?
家長:以愛之名
19日,記者來到市少年宮,盡管少年宮門前已經貼上了名額已滿的告示,依舊有不少家長前來,希望能“撿漏”,但大部分家長都未能如愿。
在這里,記者見到了打算給女兒報名學書畫的張女士。張女士的女兒目前是小學三年級,而當天正是2014年寒假的第一天。據(jù)了解,春節(jié)前,張女士的女兒還得上一周的英語興趣班,春節(jié)后還得上一周鋼琴課。
“昨天我們也來了,但是人實在太多了,害怕擠著孩子,所以沒報名就直接回去了?!睆埮扛嬖V記者。由于已經滿額了,張女士打算再去區(qū)縣的少年宮。
臨走時,記者問孩子喜不喜歡上興趣班,她沒有吱聲,母親趕忙說道:“沒辦法,現(xiàn)在社會競爭這么激烈,孩子多一門技能就多一分成功的希望,我也是為了她好。”
“我們也是為了你好。”當孩子與家長的想法發(fā)生沖突時,這是家長最常說的一句話。
以愛之名,已經成為中國式家長的標簽。然而以愛之名,真的能夠收到家長期望的效果嗎?
去年,一名河南焦作的初一學生由于母親給自己報了太多的興趣班,最終離家出走。
網(wǎng)絡上曾經流傳這樣一個段子:5歲:孩子,我給你報了少年宮。7歲:孩子,我給你報了奧數(shù)班。15歲:孩子,我給你報了重點中學。18歲:孩子,我給你報了高考突擊班。23歲:孩子,我給你報了公務員。32歲:孩子,我給你報了《非誠勿擾》……
誠然,把孩子送進各種興趣班、培訓班,家長表示均是“以愛之名”,既確保了孩子的安全,家長又能安心地正常上班,還能讓孩子學到知識增強本領,何樂而不為?但是我們也看到了,平時的學習就已經讓孩子們苦不堪言,壓力大、睡眠不足已經成為青少年普遍的問題,如果孩子們在假期不能得到很好的放松和調整,很容易讓他們產生厭學情緒,其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公益機構:缺乏長效發(fā)展機制
2006年4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下發(fā)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建設和管理工作的意見》中,就曾明確指出我國各地青少年宮、少年宮、青少年學生活動中心、兒童活動中心、科技館等公益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存在的問題,包括:一些活動場所側重于經營性創(chuàng)收,偏重于培養(yǎng)特專長學生,未能充分體現(xiàn)公益性原則和面向廣大未成年人的服務宗旨;校外活動與學校教育銜接不緊密;管理體制不順,投入保障機制不健全,內部運行缺乏活力,發(fā)展后勁不足,等等。
缺乏長效發(fā)展機制,使得少年宮為如何生存所累。
學校:一刀切斬不斷孩子的教育需求
興趣班、特長班,顧名思義,是發(fā)展興趣和特長的,但近年來,興趣班和特長班,都異化為加分教育(為獲得升學加分而進行),這遭致社會輿論的質疑。
誠然,確實存在學校以開興趣班、特長班為名亂收費、補課的現(xiàn)象,對此,教育部門也已經禁止中小學舉辦興趣班。然而,學生的教育需求并沒有因此消失。當然,目前報名興趣班者,真有興趣者,以及沖著今后可能為升學增添砝碼的均有。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不改革學校管理制度,而是簡單取消教育項目,就如因出現(xiàn)安全事故,就取消春秋游一樣。長此以往,學校的教育功能會大大退化,受教育者的多元教育需求將很難在學校教育中得到滿足。
應針對學校興趣班變異的真正根源,尋求對策,而不是一刀切地取消學校的興趣班。要通過教育管理制度改革,讓學校按教育規(guī)律,規(guī)范地為學生提供各種教育,滿足受教育者的多元教育需求。同時如果學校實行民主管理,開設教育項目,需要得到教師和家長委員會的同意,所有學校財務信息公開,那么,興趣班是可以服務于學生的興趣發(fā)展,同時也不會成為學校牟利的工具的。而如果學校能有各種興趣班提供給學生選擇,教學計劃之外的興趣班,只實行成本收費,那么,學生們發(fā)展興趣,就不需要一味去找社會培訓機構。(記者 余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