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別霍夫封了口,段子俊并未因此而放棄努力,他想到了基建計劃處的蘇聯(lián)專家組組長瓦西列夫。瓦西列夫對中國的航空工業(yè)建設非常熱心,他讀過毛澤東的《矛盾論》和《實踐論》,稱之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思想家。段子俊預想從他那里能得到些有益的幫助。
瓦西列夫毫無保留地告訴段子俊,根據(jù)他對中國實際情況的了解,飛機修理廠與飛機制造廠的建設最初不應分開,而應結合起來一體考慮,這樣可使從修理到制造的過程加快三至四年。
在談到中國航空工業(yè)發(fā)展條件時,瓦西列夫認為關鍵是熟練工人和技術人員的培養(yǎng)。他最后對段子俊說:“今天只談了一個大概的輪廓,我隨后就可以提供一份圖表,注明詳細的數(shù)據(jù),或許對你考慮問題和擬定規(guī)劃有幫助。”
40余年后,段子俊在回顧這段往事時,感慨地說:“瓦西列夫對中國航空工業(yè)起步是功不可沒的。他的成套建議,對落實周恩來由修理到制造的指示,做出了具體的設計。特別是他根據(jù)中國國情提出的先修造結合,再修造分離的步驟,既滿足了彼時戰(zhàn)爭對飛機修理的需要,又大大縮短了向制造過渡的時間。”
李富春親自與波斯別霍夫作了交談
根據(jù)瓦西列夫提交的圖表,段子俊對中國航空工業(yè)發(fā)展計劃又進行了一番思考后,再次找到波斯別霍夫,誠懇地希望他能為中國航空工業(yè)的發(fā)展獻策。
波斯別霍夫在一番沉思后說:“如果兩國政府下決心的話,在中國制造雅克-18教練機,我想是很快能實現(xiàn)的。至于進一步搞米格飛機的事,我實在不好講。”
經(jīng)與蘇聯(lián)顧問幾次交談,段子俊對航空工業(yè)從修理轉向制造的步驟和時間,已有了較清晰的思路。他同何長工商議后,召開了部黨組會議,在會上議定了航空工業(yè)3—5年計劃,目標是1953年試制出雅克-18及米格飛機;1955年試制出米格-15;有可能的話,爭取在此后試制出輕型轟炸機圖-2。
3—5年計劃首先報到李富春處,了解到蘇聯(lián)總顧問對中國準備在較短時間內(nèi)完成從修理轉向制造的過程有異議,李富春便親自與波斯別霍夫作了交談。他坦誠地擺出了一些客觀存在的困難,但同時表明了中國政府和人民有能力克服這些困難的決心。
波斯別霍夫被說服了,他最后對計劃表示贊同,并說:“只要中國政府把自己的要求和擬建工廠的地點、任務與發(fā)展規(guī)模等實際情況向蘇聯(lián)政府提出,我估計蘇聯(lián)政府一定會同意的。”他隨即專程回莫斯科匯報此事,得到了蘇聯(lián)政府的認可。
跑道起飛線上,3架軍綠色的飛機翹首待飛
1954年7月26日清晨,在江西省南昌市附近,平素顯得有些荒涼的國營320廠試飛站,突然人聲鼎沸。第二機械工業(yè)部部長趙爾陸、江西省省長邵式平、省委副書記白棟材、二機部四局的負責人、總顧問,以及空軍、海軍的領導,匯集在這里臨時搭架的主席臺上。
在簡陋的飛機跑道起飛線上,3架軍綠色的飛機翹首待飛。趙爾陸為飛機剪彩后,綠色的信號彈劃破長空,3架飛機振翼騰空,在試飛站上空變換編隊,做著種種特技表演。
這3架飛機,就是3—5年計劃中預定于1955年第二、三季度試制出的雅克-18教練機。
兩年后的同月,米格-17噴氣式戰(zhàn)斗機也制造了出來,并試飛成功,比預定計劃又提前了一年。(文/王凡 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