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永靈大校表示,對于印度導彈裝核彈頭的問題,實際上很多國外的專家都認為,現(xiàn)在印度根本就沒有把核彈頭小型到裝到導彈上的能力。因為1998年它搞核試驗了,當時因為有一些監(jiān)測的機構,就發(fā)現(xiàn)實際上當量沒有像它說的那么大,就說明核試驗其實并沒有成功,或者說沒有完全成功。要想把導彈裝上核彈頭,并不簡單,必須要小型化。“烈火”-2、“烈火”-3的有效載荷也就是一噸左右,這也反映出它的導彈水平比較低,載荷比較小。實際上印度雖然搞了核試驗,也有了導彈,但是,這兩者其實并沒有結合起來。所以,它的這種所謂發(fā)射核彈,還是有點虛張聲勢的意思。
延伸閱讀印度的反導之路
【新聞背景】印度本月15日在進行空中反導攔截試驗時,在發(fā)射模擬彈道導彈后未能發(fā)射防空導彈,印度有關部門隨即宣布中止這次攔截試驗。
【專家解讀】邵永靈:印度現(xiàn)在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數(shù)的幾個發(fā)展導彈防御系統(tǒng)的國家,它的導彈防御系統(tǒng)實際上也是從最近幾年起來的,主要是和以色列合作,借鑒了很多以色列的東西,特別是預警雷和攔截彈。印度的預警雷達是從以色列購買的“綠松”,也從法國購買了馬斯特預警雷達。它的攔截彈也是得到了以色列的幫助,所以它的導彈防御系統(tǒng),引進的成份比較多一點。
印度的導彈防御系統(tǒng)是一個雙層攔截,所謂雙層攔截,就是它可以攔截兩次,就是先是屬于一個高空,如果高空沒攔截成功,還有一個低空,導彈飛是一個拋物線形狀,所以,它是一個雙層攔截,就是有一個PAD系統(tǒng)、一個AAD系統(tǒng),PAD系統(tǒng)屬于高空攔截,首先進行攔截,如果它沒有攔住的話,在末端會有AAD,就屬于低空,所以兩次攔截,從理論上來說,攔截的概率會更高一些。但是,它的整體水平并不是很高,因為,這個和印度本身的導彈技術有關系。因為反導和防御只會比進攻要求得更高,技術上更復雜。而且,印度現(xiàn)在是把好幾個國家的技術放在一塊:法國的雷達、以色列的雷達,而且它還從俄羅斯買防空導彈,所以它這個系統(tǒng)可能會有一個兼容性的問題。
再一個,印度的導彈防御系統(tǒng)的核心技術,雖然說印度這個技術水平還是比較高,但是,它是買過來的,不是自己研制。我覺得它的導彈防御系統(tǒng)可能日后在試驗,包括使用的時候,可靠性可能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