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悟空翼龍線條圖
翼龍是最早飛上藍天的脊椎動物,三疊紀晚期出現,白堊紀末滅絕,它們曾經是奇特而神秘的空中霸主,在地球上極為繁盛。
翼龍研究的最大謎團之一,是兩大翼龍類群——喙嘴龍類和翼手龍類之間的關系。
古生物學家一直猜測較為高級的翼手龍類是由原始的喙嘴龍類進化而來。但自第一件翼龍化石出現后的兩百多年間,古生物學家只發(fā)現了分屬于喙嘴龍類和翼手龍類這兩大類群的翼龍化石,在形態(tài)上處于過渡期的翼龍化石卻一直沒有找到。
這成了研究翼龍進化過程的“缺失一環(huán)”。
然而,一塊奇特的翼龍化石在中國遼寧西部葫蘆島市建昌縣境內的玲瓏塔地區(qū)出現了,它是否是古生物學家們尋找了兩百年的“缺失一環(huán)”?
神秘莫測,翼龍進化的謎團
翼龍通常被分為兩大類群:一類是喙嘴龍類,它們出現于晚三疊世,在侏羅紀時期達到鼎盛,又在晚侏羅世或者早白堊世消失;另一類是翼手龍類,它們出現于晚侏羅世,并貫穿整個白堊紀,在白堊紀末期,和恐龍一起消失。
喙嘴龍類與翼手龍類分別代表了原始和進步的翼龍類群,它們在形態(tài)上有一些明顯甚至相反的特征。
喙嘴龍類的上、下頜一般都具有牙齒,具頸肋,第五腳趾長,絕大部分都是長尾的。這一翼龍類群的化石在意大利晚三疊世和德國晚侏羅世海相沉積中有大量發(fā)現,尤以德國南部索倫霍芬灰?guī)r中保存的化石最多。
翼手龍類的牙齒在數量上呈現多樣化趨勢,有的種類牙齒完全退化消失,有的種類牙齒卻多達成百上千枚,翼手龍類一般不具有頸肋,第五腳趾退化或消失,短尾。
盡管人們相信翼手龍類是從某種喙嘴龍類進化而來,然而,自1801年,居維葉研究第一件翼龍化石并確認其為飛行爬行動物以來,古生物學家只發(fā)現了分別屬于喙嘴龍類和翼手龍類的兩大類群的翼龍化石,并沒有發(fā)現過形態(tài)上處于過渡階段的翼龍化石。
對翼龍的研究因此缺失了中間環(huán)節(jié),這讓翼龍愈發(fā)的神秘莫測,也讓古生物學家黯然神傷。
然而,在遼寧西部葫蘆島市建昌縣境內的玲瓏塔地區(qū)出土的一塊翼龍化石,卻重燃了古生物學家破解翼龍進化過程的希望。
奇特化石浮現,揭開翼龍進化的神秘面紗
2006年10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汪筱林研究員帶領科考隊在遼寧西部地區(qū)進行熱河生物群地質考查時,出乎意料,一件“奇特”的翼龍化石出現了。
剛出土時,這是一件不完整的標本——斷裂成十多塊碎片,賦存化石的黑色頁巖從中間劈成兩面,破碎的骨骼賦存在巖石的兩側,除了幾節(jié)頸椎、一段尾椎和幾枚牙齒外,其他骨骼幾乎很難辨認。
但汪筱林還是根據加長的頸椎和長長的尾巴,以及牙齒的形態(tài),判斷出這是一塊非同尋常的翼龍化石——它同時具有喙嘴龍類和翼手龍類兩大翼龍類群的骨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