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2月29日電 (記者 孫自法)旨在“為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凝心聚力”的第六屆中國邊疆考古學術研討會,12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順利舉行,來自全國近百名邊疆考古相關專家學者代表相聚一堂,51場邊疆考古專題學術報告輪番登場、同臺“論劍”,分享最新研究成果與進展,圍繞邊疆考古議題展開廣泛交流和深入研討。
學術報告內容豐富
這51場學術報告的時間跨度從新石器時代至歷史時期,區(qū)域涵蓋中國新疆、西藏、青海、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云南、廣西、甘肅等省區(qū),涉及遺址主要有:新疆吉木薩爾北庭故城、克孜爾石窟、喀什莫爾寺、奇臺唐朝墩古城、尖甲坡墓群、吐峪溝高昌回鶻佛寺、庫車市烏什吐爾、庫爾勒市玉孜干古城、焉耆霍拉山寺院等遺址;西藏瑪不錯、西部城堡等遺址;青海烏蘭泉溝墓地、都蘭熱水墓群、吐蕃時期墓地、都蘭夏爾雅瑪可布、共和縣伏俟城等遺址;內蒙古赤峰彩陶坡、敖漢旗元寶山積石冢、大興安嶺西南端殷墟時期銅錫礦等遺址;黑龍江穆棱河流域的遺址;吉林琿春溫特赫部城、嫩江下游地區(qū)的遺址等;遼寧二布尺南遺址等遺址;云南維西吉岔遺址、昆明市河泊所等遺址;廣西恭城縣牛路沖、平樂縣河口城等遺址;甘肅武威唐代吐谷渾王族墓葬群。
第六屆中國邊疆考古學術研討會上,專家學者代表作專題學術報告。中新網記者 孫自法 攝學術報告議題還包括《秦漢王朝的形成與文明互鑒》《商周時期中原與邊疆地區(qū)的金屬資源流通問題》《秦漢時代主體人群發(fā)展壯大的考古學觀察》《早期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過程中的冶金技術與資源》《碎葉城及其周邊古代城址的考察》《張騫時代之西域城址》《歐亞草原東部斯基泰型銅劍的流通與草原階層化社會的擴張》《陶器有機殘留物視角下的農牧交錯帶形成過程》《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玉髓的溯源研究》《略論西藏考古出土的金銀器類型與功能》《西藏腹地古代喪葬習俗的延續(xù)與變遷》《吐蕃時期佛教摩崖石刻佛塔的研究》等。
專家觀點交流分享
學術報告上,專家結合邊疆考古研究實踐,積極交流分享學術觀點。其中,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邊疆民族與宗教考古研究室主任郭物研究員表示,北庭故城、奇臺唐朝墩遺址和吐魯番市西旁唐宋時期景教寺院遺址等發(fā)掘研究成果,都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唐至元代時期邊疆治理方面采取的包容政策,反映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互鑒、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宗教中國化的生動例證。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陳建立指出,中國青銅冶鑄技術的起源與發(fā)展是外來因素與本土創(chuàng)造共同作用的結果,體現(xiàn)出冶金技術從邊疆到中原的傳播與發(fā)展的重要性,研究表明,整個商周時期,中原與邊疆各地之間的金屬物料產地幾乎同步轉變、過程高度一致,代表了金屬原材料在各地區(qū)之間的互通。
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教授王立新認為,在殷墟早期階段,商王朝已通過貿易或貢賦手段從大興安嶺西南端一帶獲取銅、錫礦料,實際上已將這一地區(qū)納入自身采、冶、鑄分離的青銅器生產鏈條中的上游環(huán)節(jié)。
第六屆中國邊疆考古學術研討會閉幕后,與會專家學者代表在會場合影。中新網記者 孫自法 攝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館員劉兵兵說,甘肅武威唐代吐谷渾王族墓葬群的發(fā)現(xiàn),從文字或實物層面,生動揭示吐谷渾民族自歸唐以后近百年間的發(fā)展歷程,并從中窺見歸唐吐谷渾人思想觀念、物質生活、文化認同等歷史細節(jié)的變遷。
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考古學與人類學系教授楊益民從陶器吸附有機殘留物分析的角度研究指出,草原牧業(yè)文化與中原農耕文化之間的不斷碰撞,逐漸在中國北方形成了農牧交錯帶。
西藏文物保護研究所副所長夏格旺堆研究館員說,瑪不錯一期遺存反映了青藏高原腹地海拔最高、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湖濱漁獵史前文化。同時,該遺址不斷發(fā)現(xiàn)的各類遺存現(xiàn)象,豐富了青藏高原史前考古學文化發(fā)展序列及其內容。
服務國家發(fā)展大局
正值中國邊疆考古工作被賦予新的歷史重任和歷史使命之際,本屆邊疆考古學術研討會舉行頗受關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施勁松研究員在開幕式上致辭表示,邊疆考古要為建設中華民族共同體提供理論支撐,為現(xiàn)代的邊疆治理提供歷史資源。這是如今邊疆考古的時代意義和政治意義。
中國歷史研究院副院長、中國考古博物館館長、中國考古學會秘書長劉國祥研究員作會議總結指出,中國邊疆考古學術研討會迄今已連續(xù)舉辦六屆,得到廣大邊疆考古工作者的積極響應和參與,已經發(fā)展成為中國邊疆考古的重要學術交流平臺、發(fā)掘研究成果展示舞臺,為深入推動中國邊疆考古高質量發(fā)展做出重要貢獻。
第六屆中國邊疆考古學術研討會舉行閉幕式。中新網記者 孫自法 攝本屆研討會充分彰顯中國邊疆考古的生機與活力,也代表了中國邊疆考古的學術前沿和發(fā)展方向。中國邊疆考古獲取的各類遺跡豐富,遺物質地、形制多樣,這些考古最新材料對于探討中華文明起源與形成、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形成與發(fā)展、不同區(qū)域間互動交流,以及更廣泛的亞歐視域下的東西文化交流,都具有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
劉國祥表示,該研討會推動邊疆考古成果更好為國家發(fā)展大局服務,“學術報國”“學術戍邊”成效顯著。他希望考古學界加強協(xié)作,凝聚力量,共同推進中國邊疆考古事業(yè)不斷取得新的成績,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
據(jù)了解,第六屆中國邊疆考古學術研討會由中國考古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共同主辦,考古研究所邊疆民族與宗教考古研究室、邊疆考古研究中心、公共考古中心和中國考古學會邊疆考古專業(yè)委員會聯(lián)合承辦。主承辦方希望通過學術研討活動,團結所有從事、關心邊疆考古的專家學者,共同為建構中國邊疆考古學知識體系而持續(xù)努力。(完)